昨日下午,由中国就业促进会指导,成都市就业促进会主办,成都宇辉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人力资源峰会成都论坛在蓉盛大召开。据了解,这是该峰会首次在蓉举办。论坛邀请了业内的权威人士和顶尖学者与会,同时受到了成都各区(市)县人社系统以及各院校代表、各企业代表的强烈关注,共同探讨“招工难”、“求职难”的解决之道。
【招工案例】
新一代务工者标准提高
成都一家本地民企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与大多数企业一样,该企业的招聘主要针对新一代的务工人员。老一辈的务工人员正在逐步退出用工“舞台”,新一代务工人员将成为用工市场上的“主角”。然而,新一代务工人员对工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的要求,远远高于老一代务工人员。
每到年初用工高峰期,该企业都需要大量招进一线技术操作工,但是招聘情况并不理想,不仅招不够,而且招进的“小年轻”比较浮躁,上班不久便以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而辞职了。
【矛盾症结】
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
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招工难”、“就业难”的用工难题,四川也毫不例外,这引发了众多企业的质疑,历来作为人力资源输出大省的四川怎么会出现人力资源紧缺的难题呢?
对此,成都最大的人力资源企业宇辉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一份调研报告似乎可以说明问题。该公司对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物流行业、房产行业、服务业、零售百货业等近20个行业的调研,在昨日的论坛上进行发布。记者从中得到的第一手信息或能说明情况。
与会专家认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招工难”已经是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前兆。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又造成了不少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难”的问题。
与会专家分析认为,导致企业招工难的原因还包括,目前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企业之间为了争夺人力资源,从而提高薪资待遇,降低人员引入标准,导致企业团队的职业素养降低,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对当下严峻的人力资源现状认识不够,轻视人力资源建设;企业与求职者的沟通不畅,导致用工需求和求职预期无法完全对接等一系列问题,都急需在政府的指导下得到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帮助。
【解决之道】
扭转用工模式
变“候鸟式”为“家园式”
针对目前存在的“招工难”、“求职难”难题,与会专家建言献策,深入剖析问题症结,并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扭转“候鸟式”的用工模式,采用“家园式”用工,让更多人才回流,探索出一条适合成都本地人力资源发展之路。
“与其‘招人’,不如‘养人’,扭转‘候鸟式’用工模式,采用‘家园式’用工。”昨日来蓉参会的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民营人力资源市场创始人和领军人物戴景华提出了他的最新理念,他认为,务工人员不应该是“候鸟群”。他们中的主体,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固定的产业工人,能够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地劳动,才能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和升级。对企业家来说,善待他们,就是善待企业;提升他们,就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将生动的课堂讲学搬到了昨日的论坛现场。在他看来,缓解结构性失业,开发新的人力资源领域将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难题,而留住四川现有的人力资源,吸引更多沿海谋生的人力资源回流,甚至吸纳更多外省人力资源入川就业是解决当下一线技术操作工等基础岗位紧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打造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