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引发全国政协委员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等委员直指,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常态化,这与政府产业政策与就业目标“脱钩”,财政就业补助的“好钢”并没有完全用在“刀刃”上有关。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727万
“关于就业的问题,很多新闻都在说中国‘用工荒’,俨然一副‘工作不用愁’的景象。”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说,“然而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还有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此外,还有许多年轻的中专生、农村转移人口“蜗居”在城市,没有工作,生活困难。他表示,目前的形势是“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
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给出了一组数据。自1999年起,我国一直延续教育扩招政策,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115万增长到2010年的650余万,今年更将创历史新高,数量达到727万。“因此,就业难已经成为而且将成为常态化现象。”
GDP“大项目”多是就业“小项目”
谈到“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的原因,郑惠强委员说,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毕业生期望前往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就业。目前大多用工单位往往热衷于理工科学生,而对文科类尤其是社科类学生需求较少。毕业生比较喜爱的政府、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的职位名额越来越有限,常出现几千毕业生争一个职位的现象,所以会有大量毕业生“闲置”。
刘长庚委员的分析则更为形象。他说,政府很多经济、产业政策与就业目标是“脱钩”的。一些地方政府特别喜欢上马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然而,这些大项目只是GDP上的“大项目”,是就业上的“小项目”。老百姓在这些大项目上找不到工作。结果经常导致经济数据“欢天喜地”,老百姓生活却“原地踏步”。同时,就业市场环境还不是很公平。很多单位只招收985、211高校毕业生,或者照顾“子弟”、“有关系”和“有资源”的学生,使得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
此外,财政的“好钢”并没有完全用到“刀刃”上。财政每年都在增加就业补助支出,但这些费用基本都在社保部门使用。占新增就业人口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充分享受这部分经费带来的好处,这明显是一种资源“错配”。
刘长庚称,目前我国的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无法有力带动就业。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超过20%,而我国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只有1%左右。并且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创业风险更高,创业成功率很低。
就业歧视比“就业难”更恶劣
如何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刘长庚委员认为,政府应当把充分就业设成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增就业岗位的目标是900万,而我们2012年新增就业人口就达到了1266万。”他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中要把新增就业目标和新增就业人口数一致起来。
同时,要实现平等就业。“与就业难相比,人民群众更不能接受的是就业歧视。”刘长庚委员坦承,当前治理就业市场环境的难点是解决招聘过程中的“靠关系”、“定点招”、“靠资源”和“子弟优先”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出台严格的政策法规,严令禁止各类“暗箱”操作,完善监督体系,严惩违规招聘和违规入职。
“政府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则是郑惠强委员和刘长庚委员同时谈到的对策之一。郑惠强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企业和社会组织要通过与高校联合,调动学生参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将企业需求解决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刘长庚认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劳动者放心到初创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