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19日,人社部在京召开全国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4月17日全国医改工作会议精神。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晓义说,医改3年,医疗保险工作成效显著,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对医改的支持作用显著提升,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肯定,广大人民群众从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胡晓义说,2011年是3年医改的收官之年,亮点尤为突出: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比2008年增长了1.5倍;以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为主体的3种付费方式改革全面启动;人社部门直接经办管理的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去年又新增4000多万人,统筹将关闭破产企业的近800万名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市级统筹全面推进;绝大部分统筹地区实现了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所有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医保就医直接结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892万人,比上年增长1566万人。
胡晓义指出,随着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全民医保面临新形势,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要正确把握基本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和引领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院改革3个领域,充分发挥医保对医改的促进功能。要总结汲取国内外经验,推动全民医保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避免过度福利化造成巨大的资金支出压力并导致民族竞争力、创造力减退的问题,也要防止过度市场化带来的高成本、高消耗问题。
胡晓义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医疗保险工作要以提升全民医保质量为主线,完善制度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医疗保险由扩大范围向提升质量转变。要着眼于系统性、公平性、流动性、便捷性、安全性、规范性、导向性、延展性问题,深刻理解提升全民医保质量的内涵;要从设计质量、政策实施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基金运行质量、人员素质6个方面入手,科学评估提升全民医保质量。
在准确把握医保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基础上,胡晓义强调, “十二五”时期,医疗保险要在5个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任务上有所突破:加快建立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完善支付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切实降低群众实际医疗费用负担,完善门诊统筹,从而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
胡晓义要求,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成果,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推动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继续扩大医疗生育保险覆盖面,重点解决困难群体参保问题;二是落实提高待遇水平和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的措施;三是完善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管理机制;四是继续推进付费方式改革;五是加强医疗保险监管;六是提高医疗保险基金运行质量;七是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工作,提高生育保险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全面实现生育医疗费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最后,胡晓义对加强医疗保险系统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