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别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是教育部首次组织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针对已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痛陈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情况与其社会声誉并不相称,得出其综合平均得分为56.8分,在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和信息公开方面总体有待提高。学校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由利益参与者分析评价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没有引入颇受关注的第三方评价数据,提供的数据及评价缺乏公信力。
眼下,中国教育俨然陷入了“塔西佗陷阱”,无论教育机构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不可否认,作为首次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完善的评价机制,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纰漏,但媒体或专家以其公信力有待提高进行挞伐,言必称没有第三方数据不可信,只是说中了部分事实,却蒙蔽了事物的真相。这样做既没有正确引导舆论,也无益于教育的持续改进,反而强化了人们对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乃至对高等教育的抱怨感和失望感。
“世界上最奢侈的事就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倘若只看到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成绩和进步,未免有失偏颇。其实,教育部组织高校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督促高校信息公开,是教育部门主动进行内部改革的积极尝试,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举措,对引导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接受社会监督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劳动力市场变化、科学技术进步、高等教育扩张等的影响,近年来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即便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依然有那么多莘莘学子选择在高校深造,足见“教育改变命运”并未因时代变迁而变质。换言之,教育事业不仅改变了国家命运,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数以万计的个人及家庭因教育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社会更好的发展,作为教书育人的重地,高校是社会的“守望者”,自始至终都在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没有哪一所高校不珍惜自己的声誉,也没有哪一所高校自甘堕落不思发展。如果不相信教育,何必接受教育?如果不相信学校,何必选择学校?如果人人自危,谁还能独善其身?如果高校不可信,又该去相信谁?自言中立的“第三方”,真的就是完美的化身吗?据报道,就在这厢吐槽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质量”不高时,那厢便有所谓“第三方”开始寻租之旅了。部分不良机构纷纷打着“第三方”的幌子,开始向高校兜售所谓的生意经了,试图与高校合作、提供数据评价来收取不菲的费用。笔者的疑惑是,当“第三方”收取了高校的费用,不再坚守“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宗旨,打造出来的就业数据、分析评价还能保持客观了吗?尤其在当前“第三方”发育迟缓、发展不完善的情形下,单纯迷恋“第三方”,一味地质疑高校,显然不是求真的态度,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部分高校或许囿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会迷失于“就业率”,但请不要忘了,这只是部分学校的个别行为,不代表主流,旁观者千万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废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终的选择权和评判权掌握在群众手中,上不上学,就不就业,他们最有发言权和评论权。长远来看,未来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既不应拘泥于高校的自说自话,也不应过分依赖“第三方”,而是要把毕业生品格素养、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社会贡献水平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接受学生、家长、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评价。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内部的变革,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监督,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