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业,很闲很无聊,欢迎朋友**扰!”这是10日刚在春节返回单位后辞职的小李发布的最新微博。记者调查发现,春节假期过后南昌市不少企业出现“裸辞”员工,即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辞职者中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受乡愁情绪影响等是春节后辞职的主因。
探因
1.干多挣少不平衡
“年后回来上班第二天我就把工作给辞了。”小李告诉记者,从余干老家回南昌后,她就从就职的广告公司辞职了。
“过节参加同学会,比一比真是心里不平衡。干的多,挣的少,也没啥出头之日。”她说,过节聚会时,她悄悄比了比,都是同一个设计专业毕业,干的也是同行,其他同学轻轻松松月薪五六千,而她还是3000元不到。所以回来后,别的没做,就先辞职了。
与小李相比,市民小杨的辞职就比较有“预谋”。他也是年后回来辞职的,“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是那时候辞职的话,年终奖就没着落了,年后回来正好辞职再找工作。”他辞职的原因和小李类似,太累、挣钱少,“付出和收入相差太大。”
2.外地人在南昌生活难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老家在安徽,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南昌工作。“父母一直生活在家乡,我只有在逢年过节休假时才能回家看望他们,每次回家看到妈妈时哭时笑,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是家中独子,这样感觉自己很不孝。”王先生说。
现实问题是让他离开的原因之一。王先生说,他的单位待遇虽然不错,但还是不足以支付他一个外地人在南昌成家立业的开销,这几年家乡发展的也不错,他想还是趁着年轻回到家乡工作吧。
建议
轻率“裸辞”不可取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裸辞”的员工基本是民企、外企的一线员工。在用工最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不少用人单位都是一岗多责,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出纳很可能还是劳资员、餐厅管理员,办公室主任也要兼任老总的秘书、HR等。“这些企业本来就不是特别稳定,流动性大,多数员工享受不到很多福利待遇,所以辞职时没有考虑那么多。”经营职业介绍公司多年的刘经理说,据她了解,“裸辞”的员工本身就缺乏安全感,所以离去时也义无反顾。
经历过裸辞的市民陈先生也“现身说法”。“我是职业经理人,去年上半年辞职了,本以为不愁工作。谁知道赶上经济形势不好,在家闲了7个月,才找到工作。”陈先生说,裸辞时心高气傲,这样的例子在他身边不是一个两个。他建议职场人,换工作不要紧,不要轻易裸辞。
对此,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梁志民副教授表示,离职后3个月以内,是重新就业的黄金时期,3个月后尚未找到工作,会产生明显焦虑情绪;超过6个月,基本上已达到心理承受极限。换言之,就业间隙时间越长,就越恐惧职场,自信心也会在恐惧之中慢慢消失殆尽。因此,要理性对待“裸辞”行为,年轻人更应该脚踏实地,尽可能避免“裸辞”成为职场的“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