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在12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主要就业问题是供求结构有些不匹配。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是抓好岗位开发、完善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四个环节。
信长星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写了一大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明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比今年多,从就业角度来说压力比较大。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供求结构有些不匹配。这反映出部分专业设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有些脱节,也有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意愿与岗位需求不太匹配。从工作角度看,也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的问题。
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信长星认为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岗位开发。这是根本。按照《决定》提出的方向,要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同时政府购买的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岗位也要更多地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是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近些年制定了不少这方面的政策,有些含金量很高。对于促进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人社部将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关键是要落实好。从前不久开展的政策落实督察情况看,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缩水的情况,需要督促和改进。
三是强化就业服务。这方面的重点是实施今年出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此计划是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总抓手,要求: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能就业的及时给予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对暂时难以就业的,组织他们参加到准备就业活动中,比如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确保他们虽离校但就业服务不断档。
四是鼓励创业。人社部将适时启动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进一步完善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同时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通过提供跟踪的扶持和创业指导来提高成功率,特别是延长创办企业的存活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