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的九、十月份是招聘需求集中空缺岗位多跳槽者多,而被称之为“金九银十”,如今,跳槽也不是稀罕事了,通过跳槽,一部分职场人士找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了更好的新薪酬待遇,提升了职业竞争力,使职业发展的更快更好,越跳越高,与之不同的是,有一批人也一跳成终身恨,陷入职场泥潭不能自拔,一步错,步步错,最终是越跳越糟,不得已则跳出了行业外。
W在国内一家中等偏上的农化企业做省区经理,已经供职三年有余,业绩逐年攀升,深得领导赏识,发展前景十分不错。年初,W给笔者电话,言语中充满了兴奋,电话这头就仿佛可以看到他兴奋的表情,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有X公司的领导找我了,给我开高薪要我过去做大区经理,最近我就要走马上任了,有时间了我们一起坐坐。事情很突然,我一时愣在了哪里。X公司,我还是有所耳闻的,刚起步,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市场操作风格和W所在的公司差距太大了。我不由得为W捏了一把汗,既然他已经做了决定,想必也是深思熟虑的,只有默默祝福他了。一年时间,一晃而过,再次见到W是在一个客户的推广会上,没有等我开口,W就倒开了苦水,将这一年的遭遇一一说给我听。我了解到,这家公司之所以看中W,更多是看中了W的客户资源,X公司所做的产品不能和W原来所在的公司同日而语,当拿着X公司的产品再去找老客户时大家纷纷摇头,有的客户碍于面子接下个几千元的货也是一放就一年,二次进货几乎成了泡影。老客户指望不上,就开辟新客户,结果又是白忙一阵,业绩平平,W再也找不到在原来公司的感觉。看到W开局不利,X公司老总也是满脸的不高兴,逢人便讲高薪请来一“废物”,并有意将W挤出公司,处处为难。W也萌生了去意,主动联系几家公司,都是婉言谢绝,原因就是受了X公司的影响,在这一年中,既无业绩的提升,原有客户也纷纷离开而去,手中已是空空,回想起一年前的那个决定,痛心不已。
想必,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原因何在?都是因为过于轻率,忽视了美丽一跳前要做的功课。在多年的工作中,见过很多跳槽者,原因无外乎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企业效益差岗位没前途发展空间小、遭遇职场潜规则、人际关系不好处理、工作单调、与期望职位相差甚远等,对薪酬的不满意成为很多人选择跳槽的首要因素,是跳还是原地踏步,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起跳前要多思考几个问题,找准几个点,才不至于一跳入泥潭,越跳越糟。
找准个人独特“卖点”
众所周知,一件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需要找到卖点,而且这个卖点要格外吸引人,才会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相同道理,作为职场人士,也具备了“产品“的部分属性,也需要面对将自己卖出去的问题,要卖出自己,并卖出一个好价格,需要找准自己的“卖点”,并秀出自己的独特“卖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新“东家”。
职业人士的“卖点”实则就是职业核心竞争力,只有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才能更准确的评估自身价值,规划职业发展路线来实现升值,也就避免了在未来职业发展中丧失核心竞争力。
找准职业生涯的“拐点”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看到有人跨行业跨岗位跨专业进行跳槽,这其中不乏跳出新格局的,更多的是一跳成终生恨。可以肯定的是,跨行业跨岗位跨专业跳槽对激发个人潜能、突破惯性思维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在原单位、原岗位已经失去挑战且无上升通道,通过跨步式跳槽激发工作热情突破个人发展瓶颈也是不错的选择,跨步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有的工作经验,一切要从零开始,面临的挑战可想而已,在选择的背后也蕴含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求职者冷静思索是否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拐点”,要预测跨步成功的可能性,还有必要了解新行业的发展前景、新岗位的工作要求。
寻找职位发展的“制高点”
时下,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在一起聚会谈论最多的就是跳槽的话题,仿佛跳槽才能更好地体现价值,跳槽越多仿佛脸上越有光,把老板炒了也很得意,惹得没跳槽的同学羡慕,也在琢磨自己是不是该跳一跳了。实际情况是,经过频繁跳槽,一批初入职场的大学生被冠以“跳蚤”的绰号,让用人单位不敢再接收。经历多次跳槽,留给自己的还是不随心,因为在每个单位都是浅尝辄止,缺少经验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所以历经多次跳槽依然处于基层岗位从事着基础性的工作。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在未触及到原岗位“制高点”时应避免换汤不换药的“平移式”跳槽,而应珍惜每一份工作,避免一味的选择,要付出个人努力,在一个岗位上坚持工作一段时间,重视专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将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职业高点。
找到职业发展的“盲点”
众多职场人士选择跳槽,其中“职业发展受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谓“受限”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公司发展速度放缓、规模不见扩大,个人职位及薪酬难以提升,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而感到受限。另一方面是公司发展较快,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较慢,工作得不到认可,一直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多年来仍“原地踏步”,但个人感觉状态良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怀才不遇”的想法,自我感觉到个人发展受到限制。作为第一种情况,选择跳槽往往是明智的选择,而第二类职场人士在决定跳槽前就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360°体检”,客观评价所谓的“能力”,通过体检找到职业发展中的“盲点”。
找出个人性格的“弱点”
有很大一部分职场人士的跳槽和上级及同事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感觉受到周围人的欺负,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意针对自己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公平的,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为了跳出“火海”,往往会愤而离职,到了新单位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这里的人又和以前的单位没有什么区别,感觉是跳出“火海”又入“火海”。跳槽前有必要对个人性格和职业习惯进行综合分析,不去考虑简历上罗列的种种优点,而是要找到弱点,找到之所以受到周边人不公平待遇的原因,是别人的原因还是自身原因?自身原因有几分?所有都是别人的原因?自己是否有性格上的弱点?在新单位就保证一定没有“欺负”人的上司吗?应当如何应对呢?
正确看待职场年龄“临界点”
行业内有“26岁现象、30岁现象、35岁现象、59岁现象”的说法,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以年龄为节点,也是想说明每个年龄段在职场所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不同年龄段职场人士跳槽时也有必要考虑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下降,精力衰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减退,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不及新员工,除少部分能进入企业管理层,更多是奋战在基层。
有经验的农户都知道,做苗木移栽一定要趁早,当苗木到一定生长阶段后再移栽是很难成活的,同样道理,作为职场人士,应正视职场年龄段现象,调整好心态,找准“临界点”,在每个临界点到来之前早作准备,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预测供职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饱和点”
企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期”是一种正常现象,当瓶颈期出现时会表现为企业发展减速,由此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薪酬待遇等,当瓶颈较难突破时,企业发展将就此产生转折,员工前途也堪忧。“瓶颈期”因每个企业的实地情况会有长短不同的时间。伴随“瓶颈期”产生的就是产品在市场上的“饱和点”,销售量、市场份额一直难有突破,多年一直处于原地踏步业绩鲜有增长。若公司无内力少外力,领导人安于现状,作为职场人士则可以考虑另谋发展。若市场“饱和点”存在,但公司上下在积极动作,寻找出路,意味着这个公司是有希望的,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是重要,若是有真才实学的职场人士往往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期。
找准用人单位的“买点”
用人单位接纳跳槽者有着多种原因,也有很多限制条件,在需求背后总能看到求职单位的侧重点,通过分析众多需求就不难发现求职单位的核心“买点”,找准核心买点就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对接,将“买”与“卖”做对接,才不至于盲目跳槽,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职业方向的对接。
求职者更需思考的是不要为诱人的待遇而心动,应动脑思考待遇背后要付出的代价,想到用人单位最想买到什么?找到用人单位的买点才不至于盲目投奔,也就可以避免文章开头案例中W的遭遇。
寻找求职单位的“污点”
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W遭遇到的一切都是因为在入职前没有深入了解新求职单位的历史,更没有去挖一挖这个企业是否有“污点”,也更不会考虑到这个“污点”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通过内部员工了解公司是否有不光彩的地方,比如,是否存在拖欠员工工资、与客户时常产生货款纠纷、产品质量屡屡出现问题、内部管理是否有序、对客户承诺兑现情况等,尤其是在业务运行环节是否有信用方面的问题,则需格外重视,更要倾听一下经销商对单位这个污点的关注程度,这个污点是否会影响到双方业务的发展。
找到新单位的“立足点”
通过跳槽实现升职,这种情况多是在原有公司已经树立起了个人品牌,在行业内有知名度,原单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到限制时,在选择关键职位时需要慎重考虑,应提前思考作为“空降兵”能否“土著兵”融合。步入新单位,作为“空降兵”如何与“土著兵”建立契合点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找准在新单位的立足点,只有找好立足点才能更好的实现落地立足,才不至于空降过去却饱受土著排挤无立足之地,无法立足则发挥个人本领也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实现安全着陆,一是要取得新单位直接上级的信任由其划出一块“空地“等待落地,另外就是在用人单位内部找到“向导”,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指导“空降兵”落地。
身在职场,遭遇瓶颈面对诱惑是常有的事情,跳槽是成就个人职业前景的有力手段,要做到越跳越高,就要做好跳之前的准备工作,全面剖析自己的处境和自身能力,把握好跳槽的时机。当有跳槽准备时应考虑内部跳槽换岗位与外部跳槽换单位两种方式,先从内部找起,寻找新的岗位、新的职位,使职业生涯更稳定,当内部无法实现个人职业规划时,再着手在外部寻找机会,并借助现有资源实现完美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