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十分出色的女学生,上学期间就在大公司实习并创造不俗销售业绩,实习时又被一家外资企业看重,力邀她去开拓一个区域的市场,一毕业就被委以重任做了区域经理。小姑娘年轻貌美,又是天生讨喜的个性,活泼开朗之余外加几分年少老练、行事得体大方,自己又好学上进,走到哪都十分受欢迎。
最近见她,愁眉苦脸一见我就急着吐苦水,说她最近做错了一件小事,却让自己烦扰很久。
起因是这样,她最近陪老板赴了一个饭局,接待几个美国客户。饭桌上主宾相谈甚欢其乐融融,一看气氛热烈,老板兴致上来就多开了两瓶酒。
年轻又有点酒量的她自然而然成了主要的接待角色,小姑娘接连喝了好几杯,进入松弛状态,口语说得更加溜。其中一个老美连连夸她语言流利,并趁兴向老板提出,能否下周让她一起陪同前往青岛,担任他们的向导和陪同翻译。
看到员工亲和讨人喜欢,老板也高兴地应允了客户的要求。小姑娘倒也有几分分寸,怕是饭桌上的玩笑话,太主动了落人口舌,于是婉转地拒绝了直接留电话,同时表示,如果需要她的协助,可随时向同在场的另一位公关部主管获得她的联系方式。
在她自己看来,故事到此还是圆满大结局,她交出了一张几乎一百分的答卷。
问题就出在最后五分钟,饭局结束,主宾在饭店门一一握手作别,轮到她,小姑娘有点醉意,握手之余跟那个夸赞她的老美来了一个算是热烈的告别拥抱。
她没想到,故事到此逆转。
第二天一早,老板把她叫进办公室,说早晨收到一份投诉邮件。昨天同在场的公关部主管向他投诉,希望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下属,在和客户接触时不应有“不恰当的亲密行为”。
小姑娘一下懵了,在她看来,接待活动中一个饭桌后的拥抱,怎么也不至于到这么上纲上线的严重程度。
我问了她三个问题,一是这位客户本应是公关部经理主要接待吗,二是客户一早向公关部经理要她的电话了吗,三是公关部经理是年轻女性吗。
答案毫不意外。与其说这个拥抱有多么严重,不如说,抢了别人风头后果有多么严重:公关部经理不仅向客户婉言拒绝提供她的电话,还背后踹了她一脚——谁叫你不识时务,不懂做人。
在职场上,出风头到底好不好,后果到底有多严重,是职场上老生常谈的话题。字面意义上来说,当然不好,在枪打出头鸟的我国职场哲学,谦逊低调、明哲保身才是褒义词。在很多奉行此种哲学的人眼中,出风头几乎与“目的性地凸显自己、压制他人风采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划等号。
可越来越多的职场小朋友才不同意这种定义,那些能力卓越的年轻人,愈发委屈不解,我什么也没刻意做,我就是这么年轻能干、出挑惹眼,我出风头并不是因为刻意功利,而往往是因为能力风格,怎么办。
其实怎么说,出风头对所有职场人来说都是一柄亦正亦邪的双刃剑。脱颖而出的关注度和好感度人人喜欢,对优秀风采的嫉妒心也人皆有之。毫无疑问,风头出得刚刚好才能既证明实力,又尽量避免不良反应。
风头如何出的刚刚好,我觉得有四大注意:一看目的,真诚地表达个性比故意强调自己风采要更易被人接受;二看领域场合,在属于你管辖控制的领域发挥能动性要更说的过去(上文小姑娘就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三看直接主管老板欣赏的风格,顶头上司若是只欣赏低调的话,那我们只得尽量做服从型而非创新性人才;四看行事方法得当,我曾有一位大家公认在场合上高调的同事,他每次出风头出的却都皆大欢喜,原因在于他不仅敢于、善于跟大老板沟通,却更善于当着大老板的面当众夸赞其他人。
当然,出的风头如果多是交际风头(虽然这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业务能力),难免被人记恨(极有可能被老板记恨),业绩上的优秀资本还是更稳妥有说服力,与其做一个因为出风头被记住的人,不如做一个因成就自信而骄傲的人。
至于小姑娘被同性记恨年轻出众,这个世界级难题似乎难有解决方案。做好上述工作之余,我还建议她,写一封诚恳的道歉邮件,向投诉她的女主管表示感谢,感谢她“善意地提供了职场前辈的从业经验和对她的关注”,被人批评也是一种积攒关注度的能力,更是自省和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