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今年,大学生就业又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好工作”真的不好找
不久前在兰举办的“2013年宁夏(银川)沿黄经济区夏季人才交流会暨宁夏-甘肃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对接招聘会”上人头攒动,每个应届毕业生的面部表情都不轻松。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的李婷说,“马上就要毕业了还没个去处的人很多,现在班上准备考研的学生估计能占三分之二。”
“工作没着落,班上找到工作的没有几个人。”西北师大一毕业生无奈地说,现在只能在人才市场碰运气了,不行就准备参加各类招考。
“到了应聘现场,才知道找工作有多难。”前不久,兰州商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马军在安徽海螺公司招聘现场看到,仅招四十多人的岗位应聘者竟有三四百人。
“大学毕业都好几年了,还在人才市场晃荡,同应届毕业生一起碰运气。”张晓兵目前最大的渴望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今年27岁的张晓兵四年前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当时因不好就业,他便报名参加了团中央的“西部计划”项目,在平凉泾川某乡镇做了3年志愿者。这期间,他参加过“进村进社”、“一万名”以及多次公务员招考,但均以1分、2分之差与其失之交臂。三年服务期满了,张晓兵也失业了。
失业后,张晓兵应聘到一家经营医疗器械的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但工资入不敷出,时不时还要父母接济。即便这样,工作还不稳定,时刻有被公司赶走的危险,因此张晓兵不得不努力找工作。
觉得“时刻有走人危险的”宋雅兰2011年毕业至今干过的工作超过了10个。现在,已到结婚年龄的她渴求稳定的工作,为此她又辞掉了工作,一门心思备战公务员考试。
观念错位加剧就业压力
“找随便的工作不难,可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太难了。”兰州商学院应届生刘某说,各种招聘会她参加了不少,同时还在网上发出了20多份简历,但均没有结果。
目前就业不易,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
兰州某大学招生就业处的高老师认为,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目光依然聚焦在中心城市。虽然要面对高企的房价、拥堵的交通,但大城市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游戏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毕业生仍具较大的吸引力。
高老师介绍,现在“90后”已经成为就业舞台的主角,他们的就业观与“70后”、“80后”相比有明显变化,更加看重性价比高的工作,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去年我省未就业和今年将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超过18万人,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省高新人才市场张姓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总量依然很大,并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现实的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和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存,并且有常态化趋势。
他认为,每年毕业前几场供需见面洽谈会总是人满为患,但真正签约的不多。部分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经验、高学历等致使符合条件的多数毕业生也不一定被录用。而一些收入偏低、地处边远、规模较小的国有或乡镇企业,却往往有需求招不到人。人才市场上一边是大公司、热门单位人群蜂拥,一边是基层单位、乡镇企业门庭冷落。
采访中记者获悉,针对这些情况,大多数高校已经针对毕业生开展了多次专项招聘活动,组织用人单位到高校招聘,并提供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
专家建议,高等院校还应为待业毕业生提供更多支持,在档案保管、生存支持、就业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方便,并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使其从容步入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