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毫无疑问,教育部出台这项通知,旨在维护公平的就业环境,反对就业歧视。但不少高校师生反映,这纸规定本意虽好,却很难“落地”。有人直言,出台“反歧视”的规定本身就预设着前提:学校层次和人才层次有一种对应关系,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高校招聘也要“查三代”
眼下,高校毕业生进入求职的冲刺阶段。已有统计表明,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大学里的校园招聘提出要求。通知提出,大学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这则通知,其实“剑有所指”。近来,一些地方在大学生就业招聘中,不断上演着学历“查三代”的现象。
本月中旬,江苏省高校师资招聘,一些大学抛出的招聘条件就吓退了很多应聘者。比如,有的名校只招“海归”;有的普通高校招聘老师不仅要求毕业生有名校硕士、博士学历,还要看他们的第一学历。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当很多高校希望用人企业在招聘时不要因为学校层次而设定门槛、障碍时,大学本身并没有带个好头。
名校情结加剧升学竞争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因人设岗,而是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招聘相匹配的人才。但近年来的大学招聘中,学历消费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沪上一所985高校就业办的老师坦言,据他所知,部分知名跨国企业以及陆家嘴的一些金融机构,虽然没有打着旗号限招985、211大学的毕业生,但历年来这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实际上只锁定了北、上、广的一些知名院校。
“名校毕业生进名企,满足了个人、家长和学校的共同诉求。而对企业来说,只招名校生的做法似乎也无形中变成了企业的一种品牌形象和文化。”在这位大学就业办老师看来,很明显,其中存在着一种相互帮衬的关系。
剖析这种现象时,他说,不少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看重学生的第一学历,确有一些客观原因。
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行业类、专科类高校,照理说,不同的院校在办学方向上各有侧重和特色。但目前的办学环境和升学体制下,比如平行志愿的实施,又比如985、211工程的实施,这些举措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结果:人才按照考分高低提前分流,学校按照是否得到211、985投入而定位、分层,且学校和人才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记者前不久采访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时,就听到很多高中生家长在发牢**:“好单位、好工作只锁定名校生,这种导向下,普通家庭的孩子要‘翻身’,只好削尖脑袋拼命读书考名校。”
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直接加剧升学环节的竞争。而对基础教育来说,来自上游的升学压力越大,实施教改和素质教育就越没有可能——这个死结又该怎么解?
招聘自有“看不见的手”在调节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除了教育部最新出台的通知,我国的《就业促进法》有明文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可各种企业招聘过程时,长期充斥着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以及健康、长相等种种歧视,消除就业歧视的执法显得异常困难。
“企业招人,心里自有一杆秤,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一家软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曹小姐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起某个行政部门出台的通知,行业、企业招聘其实自有“看不见的手”在调节。比如,该公司今年进驻大学招聘时,一些研发岗位就锁定了985大学,而更多生产型的岗位,则到沪上二本、三本的对口院校中招聘。
曹小姐分析,可能是受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不佳,企业挑挑拣拣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懂“小庙容不下大和尚”的道理,因此有些企业反而更青睐非名校大学生,因为他们更懂得珍惜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