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我也累了
镜头1:春节假期刚结束,HR小林就收到上司的任务布置——在1个月内裁掉10名工作绩效差的员工。小林心想:真是麻烦,又要开始郁闷的裁员工作,累死我了,真不想干......
镜头2:HR小严每日的工作需要她在各种各样的人之间周旋:上司、部门经理、一般员工……每天要对不同的人说很多话,甚至是相同的话。这让她觉得对面坐的是谁都不重要了,只要自己把话说出去就好,似乎自己是在对着木头说话……
镜头3:平时在公司,HR小郑也可以说是尽心尽力,虽然说没有办法每一次都做到最好,仍然有进步的空间,但也不乏表现突出的时候。然而上司却总是只看到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劈头盖脸地指责他工作不细心,却没有在他做得好的时候给他鼓励。这让小郑觉得自己似乎很失败……
三个职场镜头定格,道出HR三种“倦态”——心理学上称之为“职业倦怠”,即一种由长期的、过度的压力导致的情绪、精神和身体的疲劳状态。工作中经常与人打交道的人群,最容易出现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如社工、护士、心理咨询师等,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HR们,自然也“在劫难逃”。笔者最近做的一次调查显示,样本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HR有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心理学研究发现,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衰竭:对工作丧失热情,没有活力,总感觉自己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2.去人格化:在自己和工作对象之间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
3.低成就感: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笔者:倦怠有因
HR何以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企业中,HR与他人有着双重关系:一般同事关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者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双重关系的结果是任何一种关系都能对另一种产生影响,而HR却要避免这种情况,因而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容易出现情感衰竭的现象。
而长期耗费大量精力和人接触,很容易让自己对需要接触的人产生厌倦情绪,但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让自己无法避免继续和人打交道,只能硬着头皮上,对需要沟通的对象没有以前那么热情,冷冰冰的,于是又有了去人格化的倾向。
最后,HR的成就感很多时候都来源于其他人,例如面试者的微笑、内训时学员的培训效果;但是这也决定了,HR服务对象表达的不满很容易让HR产生挫败感,所以HR的成就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他人手里。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身不由己啊。
给HR的建议
那么,面对汹涌而至的职业倦怠,HR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重拾活力,焕然一新呢?笔者在这里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让各位HR的心情走出灰霾,重现阳光。
1.广泛学习和人相关的知识
提到与人相关的知识,就不得不提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可以让HR对人有更多了解,让HR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完成工作,减轻工作负担。在具备了心理学的知识后,HR还可以对自己进行调适,在工作不顺时更有效地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学习心理学对HR来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2.专攻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的结合点
心理学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职业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这些方面都得到应用。参加相关的课程,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HR们在工作实践中应用心理学的能力,用心理学减轻自己的情感衰竭,唤起对工作对象的热情,拿回成就感建立的主动权,全面缓解职业倦怠。
HR们,职业倦怠并不可怕,只要下定决心面对,掌握专业知识,就能赶走职业倦怠,重新找到工作的乐趣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