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实习的幌子,让在校学生外出打工,把他们当成廉价劳动力,类似的“打工仔”现象在一些职业学校时有发生。探究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劳务输出现象,要从促成这一现象的两个利益主体入手:企业和学校。 在学生“打工仔”现象中,企业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在制造加工类企业,大量的劳动其实都是低端劳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是企业能够接纳大量学生工的基本条件。与从社会上招的成年员工相比,学生的工资可以相对很低,而不必顾忌政府的最低工资线;不用签劳动合同,不用缴纳任何保险,如果学生出了工伤事故等,企业的责任相对较小。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有的企业甚至只有少数正式职工做管理工作,大部分的一线工作都是依赖实习学生完成。其实不需要深入调查就可发现,在一些知名大企业中,也少不了实习学生的身影,这种现象被称为“铁打的车间,流水的实习生”。这也正是某些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在有些地方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当然,学生成为“打工仔”,学校必然逃不了干系。作为劳务输出的一方,学校不仅可以节省教学资源,还能够从学生身上提取一笔“人头费”,在这种利益驱动之下,学校可以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不考虑工作强度和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样学生只能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与普通的农民工没有什么区别。
学生“打工仔”的出现,还缘于很多人对国家政策刻意或无意的误读。教育部提倡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让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夯实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基础。可是,当实习岗位远远与专业脱节时,这种“实习”就失去了实习的价值。
在学生“打工仔”的交易中,利益受损的是个体权益严重缺乏保障的学生。对此,有关部门应该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加大监管力度,要让学生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既能学到专业技能,在经济上又有一定的收入,那才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