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毕业季”,不少求职者无端收到大量来历不明的招聘信息,不堪其扰。昨日记者跟踪采访发现不少招聘网站“打包”出卖求职者个人信息,致使求职者暴露给自己并未投递材料的不法商家。
江汉大学大四学生吴文华注册了几个求职网站。注册后,招聘网站一般会建议填写一套简历模板,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甚至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等隐私信息。记者浏览中华英才、51job等几家大型招聘网站发现,在工商局注册过的企业,只要上传营业执照扫描件,审核成功后支付一定费用便可查看并下载求职简历。有些规模较小的网站甚至只需付费。网站推出不同资费的各种服务,平均下一份简历只花几角钱。
以省内一大型招聘网站为例,“季度会员”需400元,每天可下载简历400份;“半年会员”650元,每天可下载450份简历;年度会员880元,每天可以下载简历500份。
一家招聘网站客服人员声称:“我们有供求职者自主选择的加密措施,将简历分为开放和非开放两种,只有求职者认可类型的企业才能查看简历。”但事实上大部分招聘网站尚未对信息转移规则做出详细说明,求职者为提高“命中率”常常放弃加密措施。
招聘网站多要求用户承诺如实填写个人信息,还在“注册须知”中罗列诸多免责条款,甚至公告:“对于他方输入的材料和信息,本站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既无法保证网站所载信息的真实性,也不向求职者说明具体的信息使用对象。
湖北同进律师事务所罗春丽律师认为,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