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如果将对方的名字忘掉或说错,你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而职场之中能快速记住人的名字,对自己是十分有利,这样做不仅让自己受欢迎而且很有能获得更多的帮助!
当年,刚到美国留学不久,我便去了一家餐馆打工,具体地说就是做服务员端盘子。我对美国的餐馆工作并不熟悉,语言上也没有半点优势,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几个月后,我从餐馆的“学徒工”成长为“明星”,很多顾客夸奖我,送来了不少鲜花贺卡,也收到了不少小费。端盘子的日子里让我总结出一些窍门:得记清楚谁先来谁后到,不分名望地位,依次公平服务;得记住他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或痛恨吃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当场记住客人的名字,日后他们再来光顾,也能脱口叫得出。那时我悟到,对我来说,记住用餐者的名字,就意味着“人缘财源”。
后来我去了哈佛大学教书,学校有个基本要求,老师进课堂的第一天就得叫出每名学生的名字。在美国学生看来,如果你叫得出张三,叫不出李四,你就有厚此薄彼之嫌;你不知道他叫什么,等于不重视他或无视他的存在,他就不喜欢你这位老师,甚至不喜欢你的课,也不会“尊师重道”了。于是,开学前几天,老师们把记名字当作头等大事来做,个个拿着花名册对着照片一遍遍呼唤。回想起在中国大学教书的日子,我何需练此武功?叫名字不仅是个力气活儿,还是个技术活儿。学生中不仅有美国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有些人名字的发音很有挑战性。点名时如果学生表情困惑,那一定是老师的发音错了,得立马更正,方能博得对方一笑。后来听说,美国优秀教师守则的第一条就是“记住学生的姓名”。
多年前世界优秀大学生选拔赛总决赛,中国仅有一位女学生入选。事后她回忆:比赛项目众多,数理化等考核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可一些冷门测试却让人措手不及。比如考察你是否会吃各国的菜,吃法也要符合该国的文化习惯。五六个学生进一间宿舍,要求大家放好行李并闲聊几句。出来后考官盘问的不是别的,而是“请你把刚才遇见的同学名字都说一下。”谁知好学生的考试竟然要求在短时间里熟记初识者的名字。以往,在英国王室,把错误地称呼人看成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叫错或叫不出别人的名字,是没有礼貌、个人素养低的表现。
任正非或许也是了解此道的人之一。据华为最老的一位员工告诉我,创业初期,老任就把对员工的关心落到细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严格的规矩:“公司每个人的名字我都要叫得出,不但现在,今后也一样”。那时公司员工还不到30人,或许当时任正非脑子里想象公司的员工数字有300人也差不多了,哪知后来发展到8万多人了,现在他当然做不到了。
很多老板并不在意此事,员工找他,都先自报姓名,一转身他又忘了。几次见面后,第一句话还是“啊,那个谁……”。人名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代号,中国人名往往包含了父辈、祖辈的愿望和期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唯有自己的姓名是最美好、最动听的东西。”我的一位教练对象告诉我,一次他无意跟边上的人说起,“我刚才看到一个人的背影很像张铁鹰嘛”。事后这话传到那人的耳中,这位中层干部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着,他感到被亲近、被重视,内心受到鼓舞。领导看背影就能轻易地叫出下属名字,等于给对方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
美国人吉姆·弗雷在这方面有着超凡的能力。他早年因贫困辍学去砖厂打工,后来做过石膏公司的推销员。他因牢记别人的名字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他的业绩也因此节节攀升。他担任过邮政首长及民主党要职。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辛勤工作,就这么简单。”记者说:“你别开玩笑了!”他反问道:“那你认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记者说:“听说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一万个朋友的名字。”他更正道:“我能够叫得出名字的人少说也有五万。”吉姆·弗雷把记住人名这样的小事也做得如此出色,难道他会不成功吗?
弗洛伊德在《图腾和禁忌》中写道:“名字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他灵魂的一部分。”有了名字,我们才真正地存在。
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领导人、政治家、企业家在与人寒暄时大多会在“您好”的前面或后面冠以对方的名字,确实因为深谙其中的道理。
在交往中,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说错了,你会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如果确实是因为记忆力有点差,或许可以试试下面的说法:
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拿破仑三世的方法,让对方再说一遍,加深记忆。)
您的名字我念得对吗?(其实人们是很愿意帮助你把他的名字念对。)
我记忆力差,请让我记下来。(下属不但不会讨厌,还会产生一种自重感,但不适合对尊贵的客人。)
啊呀,又有一阵没见面了,我能再记一下你的名字吗?
准确地叫出人家的名字,是给你自己的形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