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天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留津就业,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沃土。
滨海新区对人才吸引力显著增强
在南开大学网站,一份由6名本科生针对天津市10所高校的284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做的、有关就业意向与滨海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调查问卷颇为引人注目。该问卷内容包括理想就业地点、对滨海新区的关注程度、择业考虑因素、滨海新区吸引人才优势、滨海新区提高人才质量建议等方面。
在调查中,面对“理想就业地点”这一问题,高达39.4%的受访者愿意到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工作,这一数据超过了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及沿海发达地区的35.2%。项目组还针对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两地对本市毕业生就业吸引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仅有这两种选择的前提下,倾向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工作的人数占受访者的71%,远远高于选择上海浦东新区的29%。在了解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人才吸引政策之后,51%的学生表示愿意到滨海新区工作,43%的毕业生表示可以考虑,仅有6%的学生表示不会到滨海新区就业。
此外,调查问卷中还涉及“如果进入滨海新区工作,您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8.46%的受访者将“个人发展问题”作为择业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方面,紧随其后的则是“住房问题”和“社会福利待遇”,分别受到了30.77%和25.8%受访者的关注,关注度最低的是配偶工作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分别占受访者的9.44%和8.39%。
实际上,滨海新区也在不断调整政策,鼓励应届毕业生在滨海新区就业、创业,同时注重发展二、三产业,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落户滨海新区,并促进企业建立职业发展通道,让注重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光明的职场前景。
校企合作培养吸纳优秀人才
天津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服务滨海计划”,为滨海新区发展输送人才。近三年来,共有1451名毕业生扎根滨海,为滨海新区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天津科技大学重视与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先后与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西门子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国家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包装测试中心等现代化企业和研发机构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动画专业与滨海电视台共同创作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原创动画片“三娃传奇”应邀赴法国参加安纳西国际动漫节,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三娃传奇》的制作融合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类有益尝试,也为滨海新区吸纳高校动画人才奠定了基础。
除创造更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在滨海新区就业以外,学校还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项目,承接学校师生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创业基地。
天津科技大学学生社团还成功注册了天津市第一家社会团体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天津开发区搏宇创业协会”,并扶持该协会成功创办了以“搏宇创业协会”社团法人为股东的“天津天科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员工全部为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目前该公司已经独立运营文印店、纪念品店、校园生活服务亭、报刊信息服务亭四家店面,现有在职、兼职员工近百人,陆续为300余名经济困难生提供了岗位实践的平台。
期间,2012届毕业生韩智飞还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和博宇协会负责人的经历,获得了“减压快速槽制槽蛋的方法”和“一种快速腌制无铅松花蛋的方法”两项科技研发****,并以此成功创办了“天津市奇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运转状况良好,韩智飞也以此项目获得了2012-2013学年天津市创业奖学金特等奖。
创业孵化基地助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1年,滨海新区(大港)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在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投入使用。该示范基地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搭建集政策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立足滨海新区,面向京津冀吸引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为在校、毕业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实现就业和创业的有效对接。
准许进入孵化基地的公司为以在校大学生或往届大学生为主体创办的公司,分为见习创业公司和独立法人公司。见习创业公司指为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要而组建,仅在校园内登记注册、运行的公司;独立法人公司指由大学生组建的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从事经营管理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功运行以来,先后帮助几十名大学生毕业后成功转型成为企业的负责人。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四学生陈涛告诉记者,去年,他和几个室友借助学校的孵化基地平台,创办了一家教育培训学校。现在培训学校已初具规模,并在市区开了几家分校。有了创业成功经验的陈涛和几个同学又瞅准了“废油加工再利用”项目。陈涛告诉记者,国家在进行产业转型,他要从创业型项目向科技型项目发展,完成创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的梦想。
经过专家和老师们的全方位帮助,很多创业项目从策划初期就被重新整合细化,去掉一些可操作性差、市场预期不佳的项目。一些优中选优的项目,被进一步做大做强。很多大学生创业者表示,科研和创业之间的对接,没有预想中的简单,感谢专业团队为其提供的“手把手”服务。同时,有了金融投资专家的推介,很多金融企业也逐渐将资金注入到大学生创业中来,帮助项目顺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