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想提前做好创业的准备,并且年龄不小了,也想自己挣点生活费。”兰州大学传播学研究生江洋洋今年召集6名同学,成立了“画笔疯了”文化创意工作室,主要做手绘明信片、广告设计、企业画册等业务。
江洋洋大学本科学的是环境艺术专业,成立画室是发挥专业特长。“现在画室出了几套手绘明信片产品,我们通过微信、QQ宣传,很受大学生欢迎,画室的小伙伴们干劲都很足。”江洋洋说。
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山西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共12.5万人,全省每年有两万以上的大学生选择创业,电子商务业、服务业、贸易业是创业的热门领域。
“硕士粉,良心粉”是北京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张天一为自己的牛肉粉店竖起的金字招牌,和他一起创业的伙伴中,不乏硕士、MBA,独特的营销方式创业成为毕业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大学生创业却并不完全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业务基本靠关系,资金基本靠接济,人才基本找不到”,这是张亚这个高校研究生创业者对于自己创业初期经历的总结。
张亚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和同学一起做些小生意,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所在省份的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奖励7000元。因获奖给提供政策支持,张亚就顺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现今每年的营业额已达70多万元。
“除了业务、资金和人才上的难题,有时还会遭遇一些潜规则。”张亚谈大学生创业难题。
山西省就业服务局创业指导处相关负责人说,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缺乏,还有对自己的实力和市场的需求缺乏深入的认知导致的项目定位不准确,以及对个人所处区域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的不了解。
山西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安庆则认为,大学生创业有其优势,他们知识扎实,思想活跃,能够把握年轻人的市场需求。如果说他们的上一辈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有优势,那他们就在电子、科技、创意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往往也成为他们的创业选择。
“相关部门应该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李安庆说,高校也应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借鉴国内外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多开展创业大赛等相关活动。
此外,相关专家建议,还应继续推进工商管理制度改革,给大学生降低创业门槛,规范权力运行,保证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继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