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清丰县新南方家居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里,马达轰鸣、机器飞旋,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班组长张静华来回穿梭于流水生产车间里,熟练地检验着一道道工序,并不时提醒员工要严把质量关。
休息间隙,与记者聊起现在的生活,张静华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家门口上班就是好,大企业给的工资高,下班后还不耽误干活、照顾孩子,真是两全其美!”8小时工作制,享受双休日待遇,上班从家到厂骑电动车仅需十几分钟,相比从前离乡背井在北京打工,她的生活越过越滋润。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千余名工人中,像张静华这样的“回流”农民工占40%。
近年来,清丰县通过大力发展家具、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吸引双虎、全友等家具品牌和江苏雨润、福建味博等食品企业共87家陆续入驻产业集聚区,带动了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两万余个就业岗位。为了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并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清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招商促就业,就业安招商”决策,积极组织各类企业举办用工洽谈活动和专场招聘会,为返乡农民工和用工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同时,大力开展家具技工、服装裁剪、电气焊等为内容的技能培训,促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技能型转变,切实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增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企业用工需求越来越旺,该县不仅加大了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在解决集聚区企业员工子女上学、住房、医疗、户口、社保等方面也给予政策倾斜。这些措施,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变身城里人。据该县城建局统计,目前有万余名农民工在县城买了新房,购买数量占近几年城区楼房销售总量的1/3。
来自清丰县柳格镇夏固村的王红立和王欣芳夫妇,双双进入产业集聚区工作后,每月收入一万余元。去年他们购买一辆汽车,闲暇时间一家人到周边景区游玩。近期,两人在县城一小区看中一套新房,打算全家老小都搬到县城居住。王红立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来咱这里投资办厂,我们在家门口就成了产业工人。家乡一天天在变化,楼变高了、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我希望凭着自己的技术,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本报记者段利梅通讯员韩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