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一年毕业时,又是一轮就业季。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有人选择突击整容美体,在简历照片和个人形象上下功夫;也有人另辟蹊径,硕士即将毕业开起了牛肉粉店。年轻人究竟该有怎样的择业观?
先就业再择业
网友Kimochiiiii:我日语专业毕业现在做英语的外贸。公司不大,但是学的东西多,一个产品从一张白纸到一个展架,从素不相识的客户通过不断沟通成为合作伙伴。为产品办理各种各样的“身份证件”,将它从公司送到客户手中,获得客户的赞许。我一开始什么也不懂,产品上传得乱七八糟,现在有模有样,英文邮件文理不通到现在有点英语味道,一点点都是进步。
读者阿福:一到毕业季总有新一波孩子开始烦恼着未来何去何从。前年这时候,我女儿正是实习期,找不到合适实习单位,只有到大型超市做人事助理。实习期间得到超市领导赏识。并且承诺毕业后再来该超市受重用。可是她不以为然,以专业不对口谢绝。毕业后怀揣着实现抱负的想法离开学校,疯狂投递简历,却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也参加几次公务员考试,都是去打酱油。就这样持续了3个多月时间未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到一家工资低的外资企业做小会计。我鼓励她先做再说,她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终于得到公司老板认可,今年升为公司出纳,工资待遇提高了。我想每个应届毕业生都会迷茫,频繁更换工作,会导致最后学习到手的东西很少。就算专业不对口,只要努力尽力,我相信行行都会出状元的。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应先就业,再择业。
读书时有目标
读者陆琼萍: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恐慌,大学生活也不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充满浪漫的玫瑰色,进入大学也并不意味着放松安逸。而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我认为找准机会自己创业也是另一条不错的路。就好比北大硕士卖米粉一样,为什么我们总是表现得如此惊讶,这不就是种创业吗?有何不可?年轻人趁着年轻多多观察、考察市场,开辟自己的一个“小天地”也是种成功。当然,很多人认为创业也是需要资本的,这个不可否认。细细观察,目前有许多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应运而生,也是个不错的途径。
读者钱晓筱: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压力的确很大,我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马上就面临大四实习就业的问题,非常困扰。其实工作的选择有很多,只是这选择也有好有坏。没有人希望自己辛苦读书毕业却找到一份谁都可以去做的工作,这样就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同时自己想做的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水准又太高,让人望而却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我们大学生眼高手低了。的确,想要找一份好的工作,光想是不行的。我们只能脚踏实地,在大学期间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这样就会离我们所仰望的星空越来越近!
工作中找定位
读者坏米芽子:工作调整的关系,最近忙着招聘接班的新人。恰逢毕业季,投递来的简历新毕业的居多。不得不说,有不少优秀的毕业生,薪资要求又很低。我不知道当今的求职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但我觉得,刚毕业的人,最好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离婚率不断升高的今天,不要让跳槽也成了习惯。不要轻易对自己说,我就试试,不行就走。也不要过于低估自己,将就于很低的平台,因为一旦往下跳,以后往上爬的道路将是艰难而漫长的。虽说能力有限的,不要好高骛远,自恃清高;但能力不凡的,更不要妄自菲薄,降低身姿。就业初始,请为自己定位好,不要让你的平台或者薪资辜负了你的能力。自知、自信,而后自强。
读者谢元震: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有误,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脏、累、粗的活,只想找一份轻松且薪水高的工作,但是不从小事做起,就想一步登天?这种心态导致就业盲目,感觉非常迷茫,心态浮躁,频繁跳槽。大学生应该要有正确的择业观,摆正心态、能吃苦耐劳、适当地降低标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承受挫折能力。比如大学生可以全面搜集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需求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比较、分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需方单位、寻找潜在的“婆家”。这样的话,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当然如果想找自己预想中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毕竟目前企业对工作经验非常看重。只要你在工作中努力学习,一定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到时就不是工作挑你,而是你挑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