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3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出口同比下降6.6%,进口同比下降11.3%,这印证了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针对这种下行压力,整个市场都在猜测中央政府会做出什么反应:是继续刺激,还是信守改革的承诺。
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演讲时给出了答案,中国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明确强调,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这样的表态会让市场上一些等待政府救市的保守力量感到失望。
政府亮出的底线是就业而非增长数据的高低。尽管GDP增速与就业相关,但随着第三产业的繁荣,即使对GDP影响很大的资本密集型(往往提供的岗位较少)产业投资减少,就业压力并不会增加太多,至少目前劳动力还略有紧张,工资依然存在上涨压力。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恰恰与高端服务业规模较小有关,继续依靠投资拉动无法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或许,中国政府根据过去积累的丰富调控经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做出了政策储备。这使得中央政府有底气做出“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的决定。这也是向市场与世界传递中国政府推进改革决心的信号。当前市场之所以如此在意政府是否刺激,既与对短期的自身利益有关,也是对长远改革承诺的将信将疑。
目前,中国政府应坚持底线思维,即就业与民生。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不应过多考虑增量,而是力保存量。不应该通过积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进行撒钱式刺激,而是更多地利用有限的财政力量,在保障政府投资重点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前者可提供就业,而后者则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为民生托底。最近国务院部署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就体现了这一思路,将民生与就业结合起来,市场很难将这些政策称之为“刺激”。
同时,政府应努力开拓经济增长的增量空间,这也是新一届政府成立持续推进的工作。比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比如推进结构改革,用税收杠杆推动服务业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等等。毕竟,中国发展不平衡,经济体量大,仍然具有较大发展基础和回旋空间。
当然,最大的挑战在于经济存量的调整。中国过去注重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已经积累了很多问题,在目前地方政府整体债务率偏高,货币供应量持续较快增长和全社会融资规模偏大环境下,如果继续执行以需求管理为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会加剧产能过剩、延缓结构调整、累积债务风险。
因此,中国经济的调整主要是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移,提高供给侧的效率。当前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越来越低,既是政府长期干预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不充分的产物,美国历史上也曾出现由这些原因产生的“滞涨期”。因此,中国有必要借鉴供给学派的“里根经济学”,打破限制和垄断、给予市场更多自由、减少税收、控制货币供应量,让市场进行充分的竞争,这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这会考验政府能否承受存量调整的压力,并坚定改革的决心。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国在财政上还需力所能及地增加社会支出,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存在欠账,而非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