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38%的大学生选择如果找不到工作就返乡发展,仅25%的大学生有计划回乡发展。这是团牡丹江市委做的《当代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中的数据。数据是以牡丹江地区几所重点中学近10年的5000余名毕业生为样本得出的。(3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多少寒门学子曾怀揣这样的誓言毅然奔赴叫做“远方”的他乡,只为逃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世代“循环”。读书的“赌注”本指望赚得“盆满钵满”,学成时却是“败絮其外”地回到家乡,虽有”金玉其内”,也会尽扫颜面。如此可见,多数大学生不会主动回乡发展,也是情理之内,不用大加针砭。要想使大学生回乡就业,还需多方“给力”。
大城市以只争朝夕的速度飞驰向前,拥挤的何止是交通?“蚁族”、“蜗居”、“车奴”、“房奴”……调侃的语气中虽饱含无奈,却也有些”痛并快乐着”的味道。而在城市灯火辉煌的尽头,小城镇的建设却是”凄凄惨惨戚戚“,少人问津。人力资源的不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城乡之间冰火两重天的差距,同时也正为缩短城乡差距提供了突破口。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从小处着眼,是就业竞争白热化之前的权宜之计;大处思量,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大学生回乡就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成败得失,而是事关长远建设的举措。
“一朝鲤鱼跃龙门,今世运命全翻转”,长期以来,“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使回乡就业成为“失败”的代名词。妄自菲薄之下,也使读书变得功利化。金钱至上的时代,为事物明码标价成为一种本能和习惯。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金钱来衡量,也不是所有的价值都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工资待遇”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回乡也不代表“无功而返”。读书之于一个人的意义,在于让个体更加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未被开发的潜力,从而更加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回乡就业,除了自身观念的转变外,关键还是要政府的鼓励政策。只有实实在在摆在桌面上的优惠措施,才能够展现招揽人才、热衷发展的诚意,也才是真正能够留得住”金凤凰“的诀窍。一则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当地企业,给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天地,让他们大展身手;二则可以通过资金、技术支持,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支持,减少自主创业的阻力;三则解放思想,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创意,有”甩开袖子“,敢于创新的魄力。
任何一种现象,从其渐露端倪到蔚然成风,都不能离开社会氛围的推动。当回乡不再被乡人视为”无功而返”,而被认为是对家乡”反哺“的贡献;当工资不再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尺,而只是对付出的一种回报和鼓励;当社会给予年轻的生命更多的机会和宽容,更多的肯定和信任:相信给他们一个锄头,可以将荒野变为青原;相信给他们一枝毫笔,可以挥写出一部神话……我们就有理由为这个社会庆幸,庆幸它所拥有的向上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庆幸它所具有的张力与生机。
衣锦还乡的夙愿,是志存高远、不甘落后的表现;求学他乡的历程,是人生一段错过就会遗憾的体验、是对身心的历练;而回乡就业的行动,则是以成熟的心态认识自己、于现实面前权衡利弊后的择优选择。工资不是人生追求的目的,成功和金钱也拥有不同的含义,只有全社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大学生回乡就业,才不会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