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卫生部门落实重度精神残疾人实施免费服药、探索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的“中途宿舍”,将儿童残疾筛查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在党政机关实现残疾人就业“零突破”……昨天,2014年北京市残疾人工作会议召开。今年,市残联将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推进多项亮点工作。 党政机关安排残疾人就业实现“零突破”
据了解,2013年本市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首次突破4万人。今年还将计划新安置残疾人就业3500人。
继本市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市属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之后,今年,市残联还将推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实现“零突破”,更好地发挥党政机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示范效应。
探索建立精残人“中途宿舍”
市残联康复部主任施继良表示,目前,本市海淀区已经先行试点建立起了10个精神残疾人“中途宿舍”,为精神残疾人搭建了医院与社区的“中转站”。现在,入住“中途宿舍”的都是可以康复出院但家庭还没有做好接纳准备的康复者。“中途宿舍”就像一个过渡平台,以家庭模式出现,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进行最基本的生活适应。特别是对人际关系的沟通和调整,对于精残人士回归社会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
施继良还表示,在海淀区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市残联将从政策上研究“中途宿舍”服务机构的扶持办法和稳定期精残人入住“中途宿舍”的补贴办法,大力发展“中途宿舍”服务精残人的新途径。
儿童残疾筛查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
施继良主任表示,目前,本市0到6岁儿童残疾筛查的工作还没有工作标准,在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基层保健医生在发现问题后多是用“是”或“否”进行判断,并没有程度上的具体判断。今年,他们将协助卫生部门加强基层保健医生的业务培训,不仅要将儿童残疾筛查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还要制定儿童残疾诊断医疗机构和工作制度,有效开展儿童残疾报告制度,开展针对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