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人社局抽样调查显示,今年我市缺工约10万人。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简新华,昨日对记者表示,用工需求增大、劳动力供应减少、农民工在城市归属感不强等因素加剧了当前“用工荒”,“抢人大战”或成武汉常态。
企业内迁使用工需求增大
吴传清表示,人口红利见顶是导致“用工荒”的主要原因,而武汉的工业倍增、服务业升级等举措,促使产业集群集中出现,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今年的“用工荒”。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像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内迁,在中西部建立产业园,而这些企业也将用工需求从沿海带到内地。此外,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速最快地区之一,招商引资活跃、工业项目和制造业项目集聚增多,武汉城市圈等一批工业发展快的城市群迅速打响,就业机会增加,用工需求猛增。
年轻农民工供应趋少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中西部用工的软硬件配套相对滞后,在与沿海地区竞争劳动力上处于劣势。简新华认为,这意味着中部省市在与东部沿海地区争夺新生代农民工,包括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将处于劣势,毕竟年轻农民工数量有限,而愿意从事工业和制造业的年轻农民工趋少。
吴传清说,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有一亿,他们有部分人不再盲目追求外出打工,加上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新型农业成为新一轮朝阳产业,“留在家乡务农”成为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的新选择。与此同时,城市近郊一些农民由于城市化、拆迁补偿获益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的供应量。
“结构性”缺工将继续存在
吴传清认为,对普工的大量需求是生产力落后的表现,武汉亟待进行产业调整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在应对“用工荒”的同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在经济转型升级未取得明显成效前,“结构性”缺工将继续存在。
目前,不少在汉大企业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就业需求主要面向普通农民工。随着武汉工业倍增,发展先进制造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以及对服务业提档升级,培育一批金融服务、网络等生产型服务业,“在减少对普工需求的同时,还能吸纳大学生就业”。
把城市当家才能留住农民工
“用工荒”真的是企业招不到人吗?吴传清认为,农民工工资上涨的要求与企业支付能力的不匹配直接导致了“用工荒”。尽管近年来蓝领工人工资迅速上涨,但仍没有生活成本上涨快,导致劳动者实际所得并未快速增长,而缺乏社会保障让他们流动性增加。
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在城市农民工没有归属感,缺乏安全感。“用工荒”只不过是农民工对有尊严的体面劳动的一种诉求的觉醒和表达。吴传清建议,武汉要加快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就近、就地实现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工不再像候鸟般迁徙,只有他们的户籍、养老、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逐渐与城市居民均等,才能让他们对就业地产生归属感,成为城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