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竹社区,社区居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触摸查询机,查询相关就业信息。记者 周娟娟 摄
社区“就业红娘”在积极推荐就业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惑,比如担心“好心办坏事”等。但另一方面,“就业红娘”深受招工单位和求职者信赖。“就业红娘”这种推荐就业的形式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想走得更远,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近日,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推荐居民成功就业不容易
家住环翠区南竹岛C区的陶淑卿今年已经61岁了,她目前是兴源物业的一名保洁员。她是在竹岛街道办事处翠竹社区的推荐下成功就业的。
“以往来社区让我们帮忙找工作的主要是一些上了岁数的居民,他们需要的多是一些短期、临时性的工作,现在上门求助的群体越来越广泛了,有外来务工人员和失业人员,也有一些年轻人。”翠竹社区主任韩艳艳说,随着大批退休人员进入社区,逐步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连着千家万户,社区服务已成为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的基础。
目前,在翠竹社区的牵线搭桥下,已经有不少居民成功在“家门口”就业。但在她看来,随着供求双方需求越来越大,“红娘”们面临着就业推荐平台较窄等瓶颈。
经区皇冠街道办事处皇冠花园社区刚获得“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称号,多年来,社区一直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居民实现再就业。社区主任刘征说,目前社区就业推荐平台“一根扁担挑两头”,有些费劲:一头是前来社区寻求帮助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尤其是“4050人员”,但是他们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适合他们的岗位相对比较少;另一头,虽然辖区单位推荐的岗位也多是一些简单工种,但是他们对人员的选择也有自己的标准,有些企业倾向于本地、较为稳定的居民,用人比较“挑剔”。
“目前社区推荐就业的平台还存在瓶颈,既要了解居民的需求,又要把比较有信用的企业引进社区,如何让求职者和招工方‘配型’成功,要做的工作很繁杂,还有很多模式需要摸索。”刘征说。
就业推荐渠道越来越广
在翠竹社区的服务大厅内,设置有一台查询就业相关信息的触摸查询机,打开页面后,就可以查询到全市各家企业的招工信息。工作人员介绍,平日里有来社区求助帮忙找工作的,工作人员就会指导他们在触摸查询机上进行查询,帮助找寻适合岗位。
“在我市的各个社区居委会,求职者通过系统可自由地在全市基层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上获取就业招聘信息,形成‘一点登录、全市查询’的公共就业服务格局。”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科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街道(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城乡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三级就业推荐平台。
这位负责人介绍,城乡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对应设置在各个社区居委会,也就是社区就业“红娘”推荐就业,只不过它涵盖的职能要更加丰富,不仅包括收集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还包括人才服务、社会保障、监察仲裁、劳动关系协调等其他服务。“社区‘红娘’这种推荐就业形式开通了就业新渠道,作用越来越凸显。”这位负责人说。
其实早在2011年,我市就要求至2011年底,我市建成覆盖全市所有市区、街道(镇)的基层平台网络,至2012年底,全面建成覆盖所有城乡社区的基层平台网络,使城乡居民和单位、职工就近享受便捷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这名负责人说,近日,市人社局还对全市基层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摸底,截至6月底,全市24个街道、49个乡镇,1077个城乡社区全部建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整体实现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全覆盖。
培训是拓展就业空间关键
为了促进社区居民就业,近年来,许多社区居委会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文登市龙山街道办事处西楼社区曾投资150万元,成立“西楼职工培训中心”,根据辖区岗位需求,广泛开展家政护理、汽车维修等30余项就业技能培训。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凡是毕业学生、失业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中心培训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相应的辖区企业的岗位上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培训1800余人到不同的企业就业,成功率颇高。
采访中,不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都表示,目前社区就业空间仍需要拓展,人力、资金等都成为关键因素。“居委会承担的工作非常繁杂,设置专人担当‘红娘’显然不太可能。”这些负责人一致表示。
同时,借助社区就业的人员普遍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如何拓展社区就业空间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搞好培训工作。“灵活设置岗前择业培训,使辖区内一大批无业人员走上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模式也需要探索,可以选择和辖区共建单位联动等方式,这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此,刘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记者 周娟娟 通讯员 王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