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高校专业就业率的排名吗?25日,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授权本报权威发布《湖南省普通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矿物资源工程、药物制剂、采矿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中药学、档案学、勘查技术与工程排名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前十。排名前十的专业绝大多数是工科类专业,该报告统计显示,这些专业最近五年的就业率超过了95%。
符合省情的“特色专业”更好就业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的专业中,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属于传统的艰苦专业,需要到野外作业。这些专业中南大学都有开设,中南大学招生处处长付刚华介绍这些专业待遇非常好,湖南这个有色冶金大省,毕业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
湖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余杰说,采矿工程专业等涉煤专业是科大的特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这种特色专业受市场影响的程度小。但这些专业也属于好分(分配)不好招生的专业,因为需要“井下作业”,学校对采矿工程等专业一般不调剂。中药学毕业生走俏与湖南是个中药大省息息相关。档案学进入就业前十名,是因为该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不多,属于就业中的“窄门”。
本科类专业中就业率相对较低的是美术学、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城市管理、雕塑专业。
“铁路”专业高就业受益高铁大发展
高职专科批次里就业前五名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技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涉外事务管理。
余杰说,前几年国家大笔资金投入铁路建设领域,高铁跨越式发展,早几年最多一年中铁系统在科大吸纳800名毕业生,高职类院校涉铁路类专业走俏也就在情理之中,但到了2012年已经大幅缩水。
长沙民政学院的殡仪专业因为“独特”所以“精彩”,而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老年服务与管理也就业看好。
余杰提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能反映社会的需求变化,但专业的冷热是变化的,而高校专业设置及调整常常会滞后于市场,譬如今年湖南科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而电子商务专业却增加一倍。
专业无好坏,选择不能盲目追求热门
余杰认为,专业没有好坏之分,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报,同时综合考虑自身及家庭的人脉资源与关系。譬如哲学专业就业相对困难,但是该专业一年全省招本科生不到100人,如果学得好肯定有出路;而工学类专业尽管就业不错,但它一年有几万毕业生,学得一般找工作一样困难。
付刚华则提出,选择专业不能随波逐流,不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譬如中南大学,一些专业如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和矿物资源工程等专业,听起来有些艰苦,但近年来就业形势非常好。具体到一所高校,如何判定专业的强弱?这当然不能简单地看其录取分数线的高低,而要看其专业的学科实力,特别是传统特色、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等。
解读
全国普通高校2012届毕业生总数为680万人,比2011届多20万人,其中,湖南省32.54万人,比2011届多1.93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4.79%。
本科男生比女生更愿意离开湖南去就业
从学科分布看,在本科毕业生中,无论是部属院校、省属院校还是独立学院,都是工学学科人数最多。排在第二位的,部属院校是理学学科;省属院校和独立学院是文学学科。
湖南省部属普通本科院校只有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招生办)两所。相对于省属院校和独立学院,部属院校呈现“三高三低”趋势,即总就业率高、传统就业率高、继续深造与出国率高和灵活就业率低、自主创业率低、待业率低。
此外有意思的是,湖南省普通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和女生虽然比例相当,但在就业地域分布上差异较大。男生和女生留在湖南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6.28%和55.59%。男生似乎更愿意离开湖南到其他地区就业,女生则更多地选择留在湖南。此类现象在高职专科毕业生中也同样存在。
高职专科继续深造与出国呈持续增长趋势
湖南省普通高校2012届高职专科毕业生涉及19个专业大类。从总体上来看,各专业大类就业率相差并不大,最高者与最低者与平均值的差距都在10%左右。
在高职专科毕业生中,财经大类人数最多,达到39701人,比例最高;其次是制造大类23750人。就业率最高的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其就业率达到91.35%;就业率最低的是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其就业率仅为72.92%。
就各大类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与出国情况而言,大部分都呈持续增长趋势,只有材料与能源、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和公共事业等大类呈不稳定的上下波动趋势。
就各大类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情况而言,交通运输、轻纺食品、医药卫生和旅游等大类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文化教育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仅2010年有毕业生自主创业,水利大类则近三年来无人自主创业。
厅长谈就业
培养人才要更“实在”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创历史新高,严峻的就业形势被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湖南,今夏我省高校毕业生达30.9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在高位徘徊,加上全省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回湘就业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全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需要就业的青年达70多万人。
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认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是教育一家之事,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但是作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作为“分内之事”,全省各高校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经济增速放缓、毕业人数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现实因素固然是主体,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王柯敏说,作为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的高校而言,一定要清醒看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还有差距,毕业生的求职愿望与市场需求也有实际差距,因此在专业设置、学科调整上要进一步加大与市场对接的力度,进一步突出社会实际需求,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加实在,使高校在促进就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通讯员 李旭林 记者 胡力丰)(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