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百家企业公益性系列招聘会暨大学生就业实习招聘会在中国宁波人才市场一楼举行。记者发现,求职者中2013年的应届毕业生占了很大比例。他们来找的,可不是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甚至第五份工作了。
“90后‘闪辞’的速度和比例,真是让我们这些80后甘拜下风啊!有些毕业生来了,没到当天下班时间就说不合适,先走了。”一位85后人力主管感慨,媒体说今年是最难就业季,很多地方毕业生找工作很难。估计他们都挺羡慕宁波的,就业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还能“闪辞”。记者 王颖
毕业两个月换四份工作,最长一份28天
在欧尚超市的招聘摊位前,有一个女生看起来很纠结。记者在她的简历中看到,她是90后,浙江树人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工作经历这栏却有黑压压一片内容。于是,上前和她攀谈起来。
她姓李,宁波本地人,家里条件不错,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不等我赚钱养家”。
“我换过很多份工作了。”说起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李同学有些无奈。根据简历上写的,在2013年6月毕业到现在,她已经换了4份工作,最长的一份是28天,最短的一份是两天。职务差别也很大,有五星级酒店的培训专员、外贸公司的电话业务员、机械厂文员、少儿英语学校的课程顾问。李同学说,这只是毕业后的。毕业前,还换过很多次。
“怎么这么频繁地跳槽啊?”
“也说不上来,不合适吧,原因很多。像酒店那家,要从客房服务做起,当时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电话业务员,做得时间最长,我声音蛮甜,成功率算高的。可是,一天到晚打电话,回家话也不想讲,我妈让我辞了。机械厂在慈溪,宿舍没空调。课程顾问,我做不来,小孩子吵得很,家长还价又厉害。”
“换了这么多份工作,现在能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了吗?”
“说不上。好像自己是万金油,做什么都可以。真要说做哪个有特长,或者特别喜欢,也没有。再看看吧。反正也换习惯了。”
招聘主管几乎都把“稳定”当成第一要求
“你结婚了吗?”“对这份工作怎么看呢?”“你认为自己能长期做下去吗?”……在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的摊位前,负责招聘的詹女士正和一位应聘技术文员的女孩沟通。等詹女士有时间,记者和她聊了起来。
“最想招到什么样的毕业生呢?”
“稳定吧。稳定很重要,别的还可以教,可以学。心稳不下来,就麻烦了。而应届毕业生可以说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了。”詹女士举了个例子,今年初公司业务部招了8个应届生,半年左右,走了6个。这对公司的影响显然是很大的。
离职的时候,公司也都会做调查。毕业生给的理由很多:想回老家了、和设想中不一样……詹女士叹了口气:“找工作的时候,毕业生往往性子很急,想着先找份工作再说,目标很模糊。做了一阵子,发现不合适。其实,离职时,他们还是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合适干什么的。这对毕业生和企业,都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一圈问下来,10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几乎都把“稳定”当成了对90后应届毕业生的第一要求。他们回忆,在前两三年,往往更看重“有冲劲”、“社会实践”、“沟通能力好”。
工作像婚姻,“闪辞”“闪离”都是伤害
在招聘会现场,招聘主管们告诉记者:在最近的招聘会上,刚毕业就“闪辞”的毕业生成了一大主力。
一般高校的毕业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初,到现在也就两个月左右。在现场接触的毕业生中,李同学是“闪辞”次数最多的。其他的毕业生,一般是毕业后换了一两次工作。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半年内有过离职行为的达33%。这个数据说明,大学毕业生“闪辞”已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宁波凌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先生说,很多毕业生“闪辞”的理由往往是“不合适”。事实上,几天或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本不能下这样的判断。“闪辞”对个人成长或职业生涯并没有什么好处,从某种程度讲,也是不够诚信。
多久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合适一个岗位呢?受访的人力资源经理给出的普遍答案是至少6个月。
“工作也跟结婚过日子一样,劳动者和单位是双方。一见钟情后又一往情深的很少,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碰到矛盾,‘闪离’‘闪辞’都会给双方带来伤害,双方慢慢磨合,才能过得甜蜜、处得长久。”宁波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和市场处处长陈烨认为,一般毕业生在一个岗位做3~5年,才会有进步的空间。毕业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尽量避免“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