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见习记者 佟登青
离开校园两个多月了,小杨越发地怀念起这个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3年前,成绩优秀的他被保送到北京某重点高校读研究生,专业依然是他最喜欢的中国近现代史。每天徜徉在惊心动魄的民国风云和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中,小杨如鱼得水。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名侦探,从纷繁的材料中剥茧抽丝般地揭开历史的真相,让现在的人们能够鉴古知今。在学习之余,他还研究中国哲学经典,练习钢琴和书法,是个小有名气的才子。
到了研三,小杨顺理成章地报考了博士生。然而,当今年5月初公布考博成绩时,英语成绩的未达标却让小杨有些措手不及。由于之前满打满算能够考上,他并没有找工作,而到了那时,招聘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没有实习经历、也缺少求职经验的小杨突然间被推上了应届生求职的末班车。他匆匆赶了几场招聘会,但留给文科生的工作大多只剩下销售岗位了,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的则是进行市场推广的演讲师。小杨觉得,这些工作要求训练出一种虚假的激情,与他温和、理性的性格完全不合。应聘的几个网站和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也都要么无功而返,要么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而被他放弃。“做销售的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自己练成那样的。”小杨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自己难以理解销售人员的工作心态。
无奈之下,小杨只能托家里亲戚帮忙,最终在家乡省会的一家商业银行找了份工作。据亲戚介绍说,一般工作两三年后就有能力在当地买车买房了,银行还会对员工提供优惠的贷款。在高薪的诱惑下,小杨回到了远离北京的南方家乡,他的计划是,通过几年打拼之后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进而一边帮助家里做点生意,一边有闲暇读书。
然而,这个美好的计划很快就被现实粉碎了。进了银行之后他才发现,每天的时间几乎都被工作所占据。早上7点起床,8点上班打卡,中午吃饭四十分钟后,干到晚上5点半,接着又要加班盘点到8点才能下班,回到家后,一身疲惫的小杨有时连饭都懒得做,更不用说读书了。更让他烦恼的是,同事们也只关心赚钱和娱乐,身边找不到能够谈古论今、切磋文艺的朋友。“每天面对的都是钱,而且几乎一刻都没有休息。”小杨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抱怨道,“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当初同学拼命劝我不要来了。这种白痴的工作把人也要变得白痴化了,根本谈不上什么‘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话,钱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况且,收入其实也并不算高:前半年的实习期只有600元的月薪,转正后也只有1300元的底薪,而租房就要花去其中的大半。
面对银行普通柜员至少要干上一年的前景,小杨有些心灰意冷,他觉得不如再考一次博士,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将来做一个大学老师,虽然收入不高,但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兴趣。
在一个浮躁的“小时代”里,小杨的个人遭遇或许只是个例,但背后却折射出传统人文类专业的尴尬:优秀的学生却与市场经济的现实脱轨,不仅影响不了社会,反而被排挤到边缘。人文理想在职场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这既是教育体系的尴尬,也是对整个社会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