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简历、参加笔试,只剩下面试最后一关了,可往往就在这关键的一役却未能如愿以偿,甚至有些面试的题目真可谓“千奇百怪”,让不少求职者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如何能巧妙的破解这些障碍、得到考官的认同,成为他们的求职关键。
遭遇难题求职者心惊惊
“如果你一个人在外地出差,要处理一件非常紧急的事件,刚好这时你家里人打来电话说老父亲病重,需要你尽快赶回家,这时你会如何处理?”工作已有半年的李伟,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参加完一家公司的专业面试后,考官冷不丁地向他发问。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赛开赛半个多月,已有200多篇作文滥用网络语言被取消参赛资格。
李伟回忆道,考官的发问,让他始料不及,心里嘀咕着,“回家看父亲,那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不赶回家又好像连最起码的孝道都谈不上。”他愣了一下才回答,大意是先打电话回家,关心父亲的病情,委婉说自己一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立刻就回家。不过,他事后觉得自己的回答不太流畅,因为只看到考官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不置可否。最终,李伟没有通过那次面试。他至今也不知道,自己落选是单纯因为这个问题没答好,还是自己先前的表现不够出色。
据了解,这类题目都被应聘者归入“难题、怪题”,临近毕业,急于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普遍存在着对“难题”的恐惧心理。有的求职者对此抱着非常怀疑的心态,用“难题、怪题”有必要吗?
考官希望考出应聘者本色
“其实,面试的核心所在,考官绝不是要故意难倒你,而是千方百计地通过问题看到求职者深层次的优缺点或性格特点,确定求职者究竟是否适合公司需求。”从应聘者到招聘者转变的杨先生对此深有体会。
做了多年面试官的人力资源部主任彭先生也表示,自己在面试应聘者时,每个问题都是精心构思的,除了听答案外,还很注意捕捉应聘者的眼神动作,因为这能反映他们的处事经验、心理甚至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让人‘大吃一惊’。相反,如果只会死记硬背而不懂融会贯通,那么知识的摄取量再大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企业多年来之所以精英荟萃,人才辈出,固然有其多方面的经验,但这种以“智”取才的做法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古怪面试题可让弱点暴露
惠州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周老师告诉记者,面试题的目的并非“问题”本身,其实是为了认识和了解求职者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和能力。
刁钻的面试官为了鉴别求职者的真实表现,通常会在面试中设置种种语言陷阱。这些面试题就像一张张古怪的“画皮”,迷住了你的思路,让你一头栽进去,把弱点暴露无遗。如果你知道这类问题的背景、目的和一些应答原则,你就能“剥开”这些面试题的“画皮”,轻松跨越面试关。
其实,这种职场测试题,不是因题而题来考,意在考核面试者选择某种方案时所展示的理由和动机,也可以说考查的是面试者的随机应变能力。题目的陷阱让面试者陷入两难境地,当价值观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如何应对、如何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