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随着高校毕业生逐渐离校,应届生就业也进入尾声。
截至6月底,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4.98%,全省34.21万名高校毕业生中找到工作的有29.07万人。虽然在今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中我省创造了逆势飘红,但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仍有5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就业难年年凸显。而记者走访发现,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招聘难。为何难?难在哪?近日,记者就此走访了高校就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招聘企业人士,****两“难”的背后。
难点1
产业需求与人才结构对接难
7月11日,成都理工大学物流类专业毕业的小周又来到成都市人才市场,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已正式毕业离校,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智联招聘校园招聘事业部西区区域经理孟广说,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集中在中端领域,而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上端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和下端的蓝领技工、服务人员等供不应求,整个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
而事实上,不仅是在就业能力高低上出现人才与市场的错位,在产业分布上,也出现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一般来讲,机械制造、软件工程、建筑设计等专业技能性较强的理工类就业普遍易于历史、哲学等基础文科类专业,”孟广介绍,由于此类理工科毕业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技能、且这类行业正处于发展状态、对人才需求旺盛,“因此相对而言,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在工作选择面、薪水待遇上都更好。”
高校传出的信息也与孟广的说法一致:近3年来,西华大学工学类平均就业率最高,达到90.89%,而教育类就业率仅为33.89%。
难点2
供需双方意愿吻合难
一方面是就业能力的不匹配,另一方面,在就业意愿上,毕业生也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公司打算招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做销售,没想招了一个多月,还没招到。”成都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销售底薪较低,收入不稳定,压力大,且工作内容常让人感觉“不体面”,因此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较为排斥。“事实上,学生的就业思想与就业定位,是就业难中一个重要原因”西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阮永生介绍,近年来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竞争更为激烈,企事业单位等用人需求减少,与很多学生一心要留在体制内、大企业形成错位。“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要适应新环境下就业形势,必须要转变观念,下得去、沉得住。”
除了在岗位内容上的不一致,在就业地区上,也出现供需错位。“现在,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倾向于留在川内就业,但‘赖’在成都、绵阳等较为发达的城市,而对于二线城市,则不愿意去。”阮永生说。
解难
毕业生应摆正心态高校应遵循市场需求
“毕业生应当转变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充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把握当前就业机遇,不等不靠、及时就业。”省高校信息与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毕业生应当强化自我转变,尤其是就业心态。“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服务业、制造业等低端人才急缺,远超过需就业的大学生。”孟广说,很多大学生期望毕业之后高起点,但面临现实情况,从较低的起点开始,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第一份工作并不等于终身工作,市场上人才流动完全是畅通的。”
在高校层面,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比如西华大学就就业地区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今年该校毕业生在四川除成都以外地区就业比例为65.3%,同比上涨10%左右。
而在阮永生看来,要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遵循市场需求。“例如历史学科,在就业市场上本就不属于大规模行业,不应再培养如此多学生”阮永生介绍,因此,今年招生计划中,西华大学已经取消了历史学专业的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