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毕业季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专业的就业率却达到100%,49名应届生有42人从事了专业对口的中小学教育工作。
系主任陈宁介绍说,专业始终将实践育人贯穿于学生四年的求学生涯,“未来将系统规划实践内容,将实践育人形成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让应届生顺利找到工作
曹小梦是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今年的应届生,她已经被新虹桥中学录用当政治老师,并兼任团委的工作。
她告诉记者,大学四年自己参加了不少实践育人活动。大二寒假,曹小梦前去共康中学教授西藏班学生。虽然只有三天的教学,但这是曹小梦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大一都在上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拓展课内容,曹小梦放手让学生们自己选择。学生不约而同对日本动漫很感兴趣,于是她设计课程,向学生介绍了日本动漫知识,“课上给他们播放电影,介绍动漫来源与历史,学生都很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
曹小梦觉得,在参与了实践育人后,自己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跟学生的交流,控制课堂的能力,还有教授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通过课堂实践才有提高。”
另外,曹小梦在大一时参加学院志愿者服务,她负责联系各个系的社团表演。她看着总负责的学姐分配工作井井有条,让她受益匪浅,“这和我现在负责团组织活动,写计划都一样,学会工作分配很有必要。”
今年,从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老师不在少数。据系主任陈宁介绍,专业2009级毕业生一共49人,除了小部分读研,其余有42人都成为了中小学老师,“其中有去建平实验小学当语文老师,还有四人当高中老师。”
“三位一体”教学贯穿大学生活
系主任陈宁告诉记者,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将政治学科教育、团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三位一体”进行教学。同时一直将实践育人贯穿在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中。
据悉,去年,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并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陈宁说,根据意见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的课程占到相当比例,“四年课程,仅实践性课程板块就有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5.2%,如果算上选修课中的技能类课程,这个比例将达到30%。”
而除了强调技能实践,社会实践也丰富多彩。陈宁表示,专业将爱心学校、团课队课的社会实践穿插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暑假去爱心学校,寒假去共康中学教授西藏班的学生。一线的上讲台讲课实践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有了质的飞跃。”
而每年暑假的“红色之旅”实践活动则是专业特色,据陈宁介绍,暑期去井冈山义务支教是专业社会实践的品牌活动。学生会在井冈山重走挑粮小道,听老红军讲故事,平均五至六名学生会去一个班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有机会走红色之旅,进行义务支教。”
未来,专业准备将实践育人的工作系统化,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