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高校毕业生纷纷离校,尚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难免失落和迷茫,仍奔波于各个招聘市场。就业专家建议他们,多了解一下学哥学姐们如何走出就业困境的经历,同时主动关注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只要走出封闭的自我、主动融入社会,将会发现就业其实并非那么难。
在实战演练中看清未来之路
7月9日早上9点,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周弦正忙着录入周末招聘企业名单。3个月前,毕业一年仍未找到工作的小周被推荐到这个岗位见习,工作内容是与招聘企业联络、书写招聘海报、现场引导等。
“以前在家很少出门,现在每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慢慢找到了目标――我打算考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做幼儿英语培训方面的工作。”周弦说。“这孩子刚来时话都不敢讲,现在开朗多了。”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季顺祥发现,一些学生由于不愿或不敢接触社会,往往贻误就业时机,政府给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见习岗位,正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求职路上的“情商”。
苏州大学2012届本科生绪杏玲是就业见习的受益者之一。“学的设计专业,但毕业后我一直处于面对社会茫然无措的慌乱中,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今年初,绪杏玲报名参加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见习,师从公司第二设计院分院院长董永峻,半年下来跟着与业主交流、实地勘测、解决工地现场问题、去外地考察学习,如今真正进入了“设计师”的角色,被公司正式录用。
2012年,全省共有就业见习基地2684家,组织2.04万名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见习,1.54万人见习期满留岗就业,留岗率超过75%。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只要毕业生有就业见习意愿,毕业生指导部门将为之创造一切机会确保随时参加。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逐步提高。
在基层锻炼中提升就业能力
7月10日,南京公教一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王澎正忙着打电话,打完一个随手在名单上画一个圈。“这两天社区退休人员养老金年审就要结束,有7位老人怎么也联系不上,真急人。”王澎说,如果不按时参加年审,老人下月就拿不到退休金了。
两年前,就业困难毕业生王澎通过政府购岗到了社区。虽然月工资仅2000元左右,但做过端盘工、银行大堂引导员的王澎很珍惜:“现在社区1200名老人的社会化管理服务都由我管,平时忙着组织活动、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很有成就感!”
2011年起,我省每年购买5000个基层公益性岗位,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工资参照同岗位事业单位人员薪资待遇,两年来先后帮助6170名毕业生就业。
与一般岗位不同,基层公益性岗位设定了3年服务期限。眼看还有一年就要到期,王澎对未来已不再担心。“我有三条路可走:一是继续留任,社区平台很缺人,我有信心干好这个工作;二是考个事业编制成为社区工作者;三是去考编程师。”经过一番历练,王澎面对改变愈发坦然淡定。
省人社厅就业处副处长张业恒表示,基层公益性服务岗位满足了大学生体面就业的需要,同时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也很锻炼人。今年我省将于9月份公开招聘5000个岗位,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岗位为主,兼顾基层民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管理服务等岗位。
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有政策
按理说,离校后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只要到户口所在地社区进行失业登记,就可获得就业帮扶,但很多毕业生并未及时登记。新街口香铺营社区信息员毕田一只眼睛先天失明,前年毕业时面试多家企业均被拒绝,直到去年报考基层公益性岗位时,他才了解到有关就业帮扶政策。
从今年开始,就业主管部门将改“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建立全省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系统。省人力流动服务中心的李晓军部长介绍,7月底教育部门会把全省所有就业及未就业毕业生个人实名信息移交给人社部门;8月底前,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完成对辖区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摸底,制定“一人一策”个性化援助方案,实施“一对一”重点就业帮扶。
与此同时,就业主管部门将大力挖掘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做好岗位储备;组织专场、专项招聘,利用全媒体向登记求职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9月底前建成全省统一、直达社区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服务网,使毕业生在最基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就能看到各地有效招聘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则组织参加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扶持政策,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本报记者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