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新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应届生规模699万人,比2012年又增加了19万人,再次刷新纪录。然而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计划招聘岗位数也在下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和家长承担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压力,也更具紧迫感。照正常来看,在这种空前的求职热情下,人才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应该趁机“偷着乐”。因为他们提供的岗位比以往任何时都更有吸引力,签约率应该有所提高。然而,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将视角放回到大连。2012年,我市“春招会”上提供的2.5万个岗位,吸引了3万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8916人,意向签约率为29.7%。2013年“春招会”提供了2.3万个岗位,4.5万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9417人,意向签约率为20.9%。显然,在招聘岗位数量相对持平、进场人数骤然增长的情况下,意向签约率却在下降,企业招聘效果不好反坏。为何一面是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一面又是下降的签约率呢?求职难和招聘难本来不同路,为啥偏偏会“撞车”?
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人力资源市场就好像是一个家具市场,招聘岗位就是各种款型的桌子,求职者充当的则是椅子角色。按照正常的供需分配,一种型号的桌子只能配一把相应型号的椅子,如果桌子和椅子的型号不合适,双方无法匹配,就会出现多余的椅子和有“遗憾”的桌子。 因此,求职难和招聘难在这种供求不匹配的尴尬中,意外“撞车”。
我们经常会听到招聘会的主办方介绍本次大会提供了××个岗位,吸引××大学生入场,听起来好像是供需两旺,但是表面看起来热闹的数字,却并不等于岗位和求职者可以实现有效的一一对接。据了解,我市每年近7万高校毕业生中,仅有两成左右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不得不从我们的人才培养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都沿着“一般高校、综合大学、研究型大学”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式发展,造成了偏重于知识培养和理论研究的教育模式,使得培养的大学生千人一面,同质化竞争严重。再者,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缺乏国家各部门的相关指导,不了解国家的经济走向和人才需求情况的闭门造车行为,必然使其教育本身失去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定位功能和甄别功能。
“撞车”的原因找到了。那么,应该如何帮助企业和求职者绕开路障,顺利通行?从长远来看,疏通道路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就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让他们在大学期间甚至在中学读书时,就了解就业市场客观环境和专业需求,并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来谋划自己的职业之路。就眼下来看,则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其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另外,政府在调结构的同时,也要加大转岗培训的力度,帮助专业不对口、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生通过二次培训找到合适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