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称,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两国重启一项投资协定谈判。他表示,这一进展将覆盖各个领域和各阶段投资,即美方一直抱怨的对美国企业封闭的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则表示,这种双边投资协定有助于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通过消除歧视性政策和做法确保市场进入渠道。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希望,美中双边投资协定能帮助其解决高科技项目方面的一些歧视问题。
作为观察者,我不会指望双边投资协定能够很快改变中美实际的贸易关系。美国贸易代表网站显示,目前美国施行中的双边投资协定约为41个,主要针对小的贸易伙伴。而美国与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些主要贸易伙伴都没有建立双边投资协定。何况,没有双边投资协定之前,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额已经很高。而且,尽管已经启动谈判,但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谈判。实际上,中美两国对双边投资协定的讨论从2008年开始就讨论相关问题。之后,相关讨论已处于搁置状态。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重启谈判,并将其列入包括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与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议在内的贸易谈判清单中。但要真正达成实质性意义的协议,并最终签署,进而打开新的投资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即使双方最终能够签署协议,协议还要通过美国国会的批准。而众所周知,美国国会向来都不是外贸协议的热心支持者。正因此,华盛顿有智库专家认为,双方对谈判成果不可期望太高。
然而,中美双方能够重启这个谈判,既表现了对促进双方向对方开放投资的诚意,也为将来双方就业市场中一些细分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埋下了伏笔。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引进资本的过程中,外资企业的设立对中国内地就业市场的影响巨大。现在,可能有机会开始出现新的趋势。当然,在这一新趋势出现之前,中国内地就业市场还可能经历一番近在眼前的艰难,当中国政府暗示可以容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之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中美峰会上表示,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应该问题不大。同时中方并不认为经济增长率在7%或者6.5%会有什么大问题。有分析指楼继伟的话表明中国政府可能已经非正式地放弃了此前设定的今年增长7.5%的目标。楼继伟称,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7.7%,第二季度可能会更低一些,但实现增长7%的全年目标不是个大问题(全年增长7%将是中国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中国财政部一位发言人称有关楼继伟对经济增长目标表态的报道不实。其实,楼继伟表态只是更明确地表示中国政府能够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速,同时降低了市场对中国再次采取经济刺激措施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人之所以能容忍增长放缓,原因之一是就业市场表现仍为强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招聘需求依然旺盛,没出现金融危机爆发时失业人数剧增。不过,投资者必须自问:如果中国经济增速降至7%或以下,滞后的就业数据还会不会这么坚强呢?这一影响对市场的影响还没到来,却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