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关专家看来,眼下就业窘境中的各种尴尬,其实是诸多积弊的后遗症,要改变须多方发力。日前,记者专访了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熊汉忠。他认为,2013年大学生就业难,除毕业生人数创新高之外,还有高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原因,以及大学生本身的原因。 建议一:学生层面加强职业规划 适应社会需求 五年的调查结果最一致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上偏向消极。这种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还会增加压力体验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积极思维、乐观归因、发挥优势、提前准备、寻求支持等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年轻的大学生求职者需要加强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其实是部分学生为了回避暂时的就业压力而“被考研”,不仅不能缓解最终要走向社会的就业压力,还可能增加新的压力,诸如不喜欢所考的专业而不得不“忍受”三年读研、做实验、写论文等所带来的压力,还有毕业后再次面临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大学生如能在考研或就业之前,加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适合干什么等,就可以避免因为盲目考研而产生的压力,这对于大学生个人的终生发展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调查发现,大学生求职者对于一些技能方面的素质相对比较重视,如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等,而对于组织能力、道德修养、协作能力、进取心、刻苦精神、工作热情等社会与具体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素质类型(更多的是软能力),却被大学生求职者所忽视。事实上,这些被忽视的软能力,不仅应该是社会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更是求职者个人发展所应该具备的深层能力。 建议二:政府层面引导与扶持结合 指导与奖励并重 大学生顺利就业显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就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方向更是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调查中发现的“二线城市最受欢迎”这一点,势必会让更多的毕业生走向这些城市,这对于缓解一线城市的各项压力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如何制定与落实相应的就业政策,因势利导这一就业潮流,甚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真正走向三线城市乃至基层单位,从而形成一个就业的良性循环,显然这不是几句口号就能办到的。 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有关方面在想方设法出对策。不久前,由人社部、教育部及科技部等主办的“LUPA人才芯片工程”在北京大学启动,该项目拟以开源软件领域的云服务平台推进大学生就业。“LUPA人才芯片工程”的首批对接企业及代表项目中,包括IBM、GOOGLE、SAP等国际知名企业,覆盖云计算、Android、ERP等高科技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的运营机制为大学生先进入LUPA平台完成准就业,通过该平台的对接、培训,实现企业的需求,再向合作企业推荐输送人才。 这项工程主要面向非国有企业提供实用人才,未来的前景较好。 建议三:高校层面整合各方资源 加强课程改革 高校的教学模式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将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调查结果显示,如今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已成主流。这一点与高校的具体支持分不开。事实上,高校还可以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在为本校学生提供校内资源(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的同时,完全可以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放式教学:“请进来”——聘请更多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客座教授;“走出去”——加大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同时,结合各高校各专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加强课程的实用性改革,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建议四:家长层面尊重子女毕业选择促进子女心理成长 进入大学是子女离开父母走向相对独立的关键一步,但仍然只是一小步,因为大学生们所处的环境依旧是自己所熟悉的校园、任务也依旧是自己所熟悉的学习、人际关系同样依旧是自己所熟悉的年龄相仿的同学关系。这种熟悉并不能让大学生的心理真正成熟起来,而走向社会的就业考验却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说进大学与选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长的主意的话,那么,就业或考研,大学生们应该会有更多自己的主张。作为家长,此时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参谋,即便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相信自己的子女能够很好地去作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年轻人的心理成长,让他们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建议五:用人单位减少功利导向 改善工作环境 走上工作岗位是成功就业的最后一个环节,而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性质的单位,在招收新员工时很难不带有功利性,比如性别歧视、工作经验、学校类别等;在不同的用人单位,文化氛围与人际环境都会影响刚就业的年轻人健康成长。因此,用人单位应该用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更加和谐与温馨的环境,欢迎毕业生的加盟,让这些新人更早、更顺利地融入到企业中去,让他们在成功就业、拥有归属感的同时为企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 文/本报记者 郑祖伟 ■ 延伸阅读 翻译薪酬水平偏低导致人才青黄不接40名翻译专业毕业生仅1人从事本行 伴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中国语言服务市场面临快速增长的机遇期。但偏低的薪酬,却让国内翻译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态势。在2013年第五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上,原中央编译局常务副局长尹承东、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王继辉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翻译产业要取得快速发展,须解决缺乏门槛、恶性竞争泛滥等行业内部问题,同时突破图书价格偏低等外部制约。 据介绍,30年来,在中国翻译界以及业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翻译事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7所高校获准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学位课程、159所高校获准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翻译教育从过去作为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发展成为培养职业翻译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的独立学科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了重大突破,翻译学科体系日趋完善;以翻译为核心的语言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新兴产业,2003—2011年间,中国语言服务企业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8.4%;预计“十二五”期间仍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会高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 然而,快速增长的语言翻译服务却并未能吸引大学生的目光。“由于翻译目前是一个低收入群体,我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翻译的”,王继辉介绍说,2012年他的40个毕业生中,只有一个选择去做了翻译。 北师大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广州表示,在北师大,翻译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少之又少。 在中央编译局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看来,被低估的图书价格是导致译者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他强调,现在许多人脑子里已经认定书就应该便宜,但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中国图书价格远较欧美国家便宜,未来,如果书价能够适当上涨,译者的稿费才有提高的可能。 中国语言服务产业联盟主席张勇直指国内翻译稿费偏低,有着体制性、结构性的原因。张勇强调,从执业角度来讲,如果一个行业什么人都能做,那么价值就自然会向下走,价格也就不可能上得去。 原中央编译局常务副局长尹承东坦承,偏低的薪酬,让中国翻译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态势。他表示,“我们最高水平的翻译队伍的翻译能力和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多”。 在当前局面下,中国翻译教育要想突围,必须先自我突破。王继辉所在的院校已经开始通过引入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尝试将翻译教育扩展为语言服务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