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屡屡碰壁的现象更是引来了网友的围观和吐槽。 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从国家到地方,正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创业舞台,为大学生打开通往人生新阶段的大门。 鼓励自主创业 可申请贴息贷款 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有些学生会选择创业,走一条不一样的就业路。记者从各方获悉,今年,教育部以及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6月14日下午,教育部专门召开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把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北京市将实施工商注册收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此外,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创业的,均可得到创业培训补贴。 今年,海南省将通过创业优惠政策引领、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培训、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鼓励毕业生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 陕西省工商局日前也出台意见,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放宽了大学生创办企业的准入条件,降低了登记注册门槛。针对大学生出资比较困难的问题,陕西省工商局提出大学生可以知识产权出资来兴办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资额可占到总注册资本的百分之百。此外,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没有经营地址和注册场所等问题,《意见》放宽要求,允许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行“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 江西省九江市制定了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简化高校毕业生小额贷款发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今年1—4月,共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41人,带动就业123人,扶持创业资金376万元。 拓宽就业渠道 参军可落户北京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各地都在大力开拓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争取让更多优秀的毕业生能走上工作岗位,施展才华。 为了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根据未来3~5年的企业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储备工作,在现有招聘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扩大招收规模,力争招收高校毕业生人数高于往年。 今年,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和“西部计划”等已有的基层就业项目上,农业部、教育部等部委还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计划选拔约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 北京市今年加大了征兵优抚力度,今年非京籍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北京市入伍,退役后可落户北京;服役两年本科生总经济补助不低于13.4万元。 山西决定,今年要拓宽就业渠道,在现有计划基础上,新安排4000名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组织2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招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和农村特岗教师2160人,扶持自主创业5000人等。 河北省教育厅日前也出台通知,要求各高校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并为学生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技能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劳动力市场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大学生海外就业,山东省商务厅于2012年年底批复设立以推动大学生海外就业为目的的“山东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宣传引导,大力推进高校、经营企业、行业机构间的“校企合作”,鼓励省内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实现海外就业。从今年5月份起,这一平台组织提供4200个海外就业岗位,连续举办系列推荐说明会。 加强就业服务 提供多元就业招聘信息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有关部门和高校采取措施,与时间赛跑,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截至5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的大型网络招聘活动,已吸引15万余家用人单位参与,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数114万余个。目前,教育部正在联合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筹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行业、服务外包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大型招聘会以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夏季联合招聘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联合招聘周等大型招聘活动。 今年,北京市共有22.9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进入高峰期。6月4日,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会议要求,要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充分挖掘各类单位吸纳就业潜力;明确属地责任,抓好政策落实,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坚持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企业培养和社会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信心。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在广州大学举办“一企一岗•互济共赢”专场招聘会。此次专场招聘会共有253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6700多个,约有50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场应聘,21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到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广东省将有针对性地举办1300场各种类型招聘活动,其中人社部门将负责举办650场。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39.8万人,创历史新高。日前,湖北省出台通知,决定采取“十大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此次推出的十大举措涉及多项实质性动作,如为招用毕业生的小微企业提供保险补贴、培训补贴,鼓励毕业生在IT领域创业,并提供资金、租金水电补贴,完善失业登记等。 促进就业公平 招聘严禁“歧视” 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促进就业公平,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通知指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当前,2013年高校毕业生正处于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对于非985、211高校毕业生招聘时存在歧视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对此,教育部今年明确提出,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国家和地方也纷纷出台措施,帮助他们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将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都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综合施策,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者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北京市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县、各高校把特困家庭毕业生作为帮扶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纯农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登记失业一年以上毕业生,将列为就业援助工作重点,建立台账,给予“一对一”帮扶,优先为他们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信息服务,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此外,从2013年起,北京市将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所需资金按规定列入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范围。 河北省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也将获得相应帮扶。该省将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求职帮扶制度,各高校要从校内设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