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0多份简历、笔试和面试不超过10次、求职三个多月,至今还没签约……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花样百出的就业门槛令人心忧。
2013年的就业形势有多难,我们看一则报道就能得出结论: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是从不少人才招聘会上还传来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视甚高,对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要求较高,想从事工资高、工作对口的工作,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毕业生必须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正视自身的价值,放下自己的身段,适当地降低自己求职的预期,尽快的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顺利就业才是首选,至于工资高低、工作是否轻松应当暂时放在一边。因为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从小事做起,从最基层干起的,从美国的“平民总统”林肯到我们的大队支书出身的总书记习近平概莫能外,所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之路必定是一条历经挫折的坎坷之途,一帆风顺的征途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正所谓“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
对于“110多份简历、笔试和面试不超过10次、求职三个多月,至今还没签约”这样的情况的出现,作为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其实也难辞其咎,他们在招聘过程中设置的就业门槛是否合理同样值得我们反思:有的工作岗位动辄就必须是“211、985”高校的毕业生,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即使再优秀也被这堵墙无情的挡在门外;还有的工作岗位必须要有相关工作岗位2—3年的工作经验,这无疑是一条对应届毕业生的歧视性政策,应届毕业生他们哪里来的2—3年的工作经验,仅仅这一条就能够使应届大学毕业生们欲哭无泪。因此我们这些招聘企业必须抱着为政府分忧负责任的态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发展平台,把这些不合理的就业门槛全部挪开,为广大毕业生就业开辟一条阳光大道。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花费巨大代价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最真实地表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举国追寻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学毕业生将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早日迎接瑰丽中国梦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