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流行问:“你得了五月病了吗?”所谓五月病,最初源自日本,指毕业就业交集的五月,很多年轻人因理想与现实出现严酷差距,而产生的种种情绪问题和身体不适。比如,饮食习惯改变、失眠、兴趣减少或注意力分散、易疲倦、抵触社会职责等。微博上这样的问候语,并非空穴来风,我国毕业生如今正经历着“最难就业季”的考验。那么,他们有没有出现心理问题或隐忧呢?心理专家又有怎样的分析和建议?
柏晓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
三条诱因 激发就业“心病”
谈到就业季的心理问题,柏大夫认为,无论家长还是毕业生,都看得过重了,甚至把一生的期望都压在这一件事情上了。反观各种事例,柏大夫把就业心病归结为三种原因:一个是自我选择和家庭选择不一致。比如,很多学经济的孩子就是被家庭驱动的,是家里去替他设计,孩子根本不喜欢,不是他兴趣所在。为了别人而做的事情,很可能在别人不需要他的时候,他的价值观也就崩塌了。
第二个就是自我定位不对。很多人都认为我大学毕业就要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发现现实这么残酷,每个月就是一两千元的工资,不能面对,更不愿承担起自立的责任。于是,他们宁愿在家待业,也不主动择业。这种选择逃避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第三个就是同学间的比较造成的问题。同一个系出来的,大家去的地方不同,有的人可能好,有的人可能差一些,有的人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对比中就会有不公平的心态。于是找不到“好”工作,就先等待,慢慢寻找机会。
专家建议,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要把收入高低或兴趣好恶作为选择职业的唯一标准。其实,无论做什么,只要你肯做,并认真去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在工作中获得成长。
毕业生放弃心理咨询
埋下健康隐患
“我这里并没有因为就业压力大,而来心理门诊咨询、减压的。”柏大夫说,她还特意问了两所大学的心理咨询师,“大学里也没有什么大四学生去寻求心理减压。这说明,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咨询,他们可能会寻找更现实的解决方式,比如任由父母安排,托人、找关系,想尽一切办法进好单位。毕业生还不像大一或者高中生,家长发现问题很着急,就会带孩子来就诊。”
但是,不找心理医生,不代表没有造成心理问题。“近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些学生自杀事件。”柏大夫告诉记者,她曾去大学讲“心灵与成长”,同学们在现场写的回执条里,有的很明显就能感觉到他对生命的不够敬畏,把生与死看得很淡。“一个人当下的心境和从小的成长是相关的。如果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有爱的环境,即使一时冒出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也会有很多可留恋的东西拉住他;但如果从小上学就是为了满足家人或一村人‘向上看’的需要,那么花了四年,费了半天劲,还是找不到好工作,对他来讲就是全部的破灭——家人期望的破灭,自己希望被别人看重的愿望的破灭。”
柏大夫强调:“其实人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那一刻做的决定,而是多年成长经历做的决定。”所以,很多没有良好成长环境的毕业生,会感觉到压力更大,心理承受力更差;即使就业季没有暴发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此时艰难的局面、强大的压力,加上自己失衡的心态,都会给今后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