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多达699万,毕业人数创1949年以来最多。因签约率低,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厦门高校的大学生,如何度过"史上最难就业年"?连日来,导报记者走进厦门大学等一批高校,与应届毕业生面对面,记录、解剖最难就业路上的酸甜苦辣,并解读一批成功的应聘经验。
在调查中,导报记者注意到,即便是一些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不少也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一次次"撒网"似的投简历后,才获得录取通知书。他们中,投出上百份简历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多达三百多份。他们一次次投简历的艰难经历,正是"史上最难就业年"的一个缩影。
人物
300份简历女研究生炼成"简历牛人"
"朋友中,我是求职最早,最晚拿到录取通知的人。"就读厦大化学工程研究生的小丁表示,在最难求职年中,是坚持和执着,让自己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据了解,小丁的求职路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了,投递的网络简历达200多份,纸质简历近百份。为求职,小丁辗转广州、福州等地,开销不下5000元,最终收获广州一家知名外企项目研发的工作。
"没想到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工科专业需求量减少,逼着我去多投简历,‘撒网’似的。"小丁表示,自己早就做好了准备,第一份简历,小丁研二暑假便提前做完。
说起第一份网上申请,小丁坦言,自己毫无头绪,一份十多页的简历,自己制作近3天,直到完成十几份之后,才变得得心应手。效率提高了,小丁在11月份之后又连续提交了近百份简历。
除此之外,为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小丁还备了双份简历,"一份偏重工科,跟技术相关的,我就增加科研成果,与技术无关的,我就强化自己团队协作及活动组织能力。内容控制在一页范围内,中英文两份,且保证句头句尾不顶格。"小丁还说,许多同学投递简历时,往往没有自荐信,"虽然没有要求,但却很重要,相当于简历的提要,如果能让人眼前一亮,那就能在成百上千的简历中脱颖而出了"。
小丁说,如今自己的简历成了系里传阅的模板。
身心俱疲半年多"九九八十一难"
离毕业还有1个月,厦大新闻系女研究生小美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经历了半年多的"九九八十一难",小美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广东一家媒体的录取通知,即将成为一名记者。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虽然身披211和985重点院校研究生、厦大凌云报副主编、学院助理等光环,这半年多的找工作经历却是一场战斗,回忆起来,"最难就业年"让她历经艰辛,身心俱疲。
去年底,小美离开厦大,只身前往北京,在媒体实习2个月后,小美驻扎北京,就地找起了工作。从2月份开始,几乎全国所有大大小小的媒体,以及一些企业,小美都通过网络投出了简历。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各种求职网站,不管是媒体还是企业,差不多的就投上一份。"让小美感到吃惊的是,到4月份,投出100多份简历后,只有2家媒体发出笔试通知,其它简历都如石沉大海,再无音信。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2家媒体,笔试面试后,没有一家伸出橄榄枝。"现在女生进媒体很难,一些报社筛选简历时看到女的都是直接过。"心灰意冷的小美,之后连续半个多月没接到应聘通知,这更让她坐立难安。
带着一身疲惫,小美回到了厦大,随后的日子里,想再搏一次的小美边准备毕业边尝试性地投着简历。让她颇感意外的是,本月初,她接到了广东一家媒体的考试通知,通过层层夹击,小美从千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第一份让她觉得称心如意的录取通知。
昨天,刚参加完毕业答辩的小美显得无比轻松,她对导报记者说,"最难就业年"路途艰难,自己也是靠着不断的努力和一些运气成功突围。周边的同学也情况类似,有的尘埃落定,有的至今还在奔波。
调查
"百份简历"被称家常便饭
连日来,导报记者走访厦大、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等本地高校毕业生时,类似这样上百份、几百份投简历应聘的毕业生,不在少数。
由于今年校园招聘被指"不给力",加上一些招聘岗位都明确写有"合则约见,非请勿访"等,很多应聘大学生,只能靠网上投递简历、邮寄简历去争取面试机会。"百份简历"现象,甚至被一些学生笑言"家常便饭"!
嘉庚学院会计专业小董,从今年2月底至今,共投递100多封电子简历,共收到10多家企业的面试通知。
厦大公共事务学院的小唐,投了200份简历,只接到了10多份通知,郁闷不已;理工学院的小何,投了300份,最终只找到一份"一般般"的工作……
厦大英语系学生小祁说,自己投递的几十份网申,基本上没有回应。
而在调查中,导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已经收到录取通知的大学生,依然不断地投简历,按照他们的说法,"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但此举,也被一些正焦急找工作的学生视为"搅局"。
"他们被录取了,可能不去。而我们就可能因此错过。"一不愿具名的大学生说,在他身边,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也直接导致用人单位收到的简历剧增。
找工必读
用人单位最忌讳"假大空"简历
在"最难"就业年,这么多的简历(尤其是电子简历)投向招聘单位,招聘单位会如何处理?就此,多家知名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坦露了一些处理经过、原则,并对于简历的成功率进行支招。
专业要对口偏爱自荐信
知名民企万杰隆集团,今年就有20多个岗位面向大学应届毕业生,主要有财务、会计、行政文员、服装设计等。
最近,该集团具体负责招聘的张经理每天一打开邮箱,都会收到许多应聘者的简历。张经理坦言,收到简历后,首先会看学校,其次是看专业是否对口,"一些应聘的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有意愿加入集团,有时甚至专业不对口,一般也会给他面试机会"。
对于应届毕业生,张经理表示,接下去就是看其社会实践、获奖情况、计算机等基本应聘资料。
"对于我来说,我更看中自荐信。几乎每一封自荐信,都会认真去看一看。"张经理说,自荐信中展示出来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于未来工作的一些想法,完全可以锦上添花,"当然,很多自荐信很长,千篇一律的。若能针对具体岗位、具体公司说上几句,则就更有说服力了"。
最忌讳"假大空"简历
一国企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几乎每一个招聘岗位,都会收到很多的简历。
"说真的,收到的简历不计其数,但除了教育背景、平时成绩等关键信息外,其他能客观体现毕业生素质的信息并不多。"这位相关负责人坦言,简历只是"敲门砖",简历合适了,才会通知笔试、面试等。
对于211和985重点院校的一些应届毕业生,这位负责人坦言,接到他们的简历,还是会优先考虑。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简历的"假大空"。他举例,有的岗位,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院系甚至同一班级的多名同学应聘,"有时候会发现,他们的很多东西好像都一样。如,一个社团活动,大家都是组织者和负责人,这怎么可能"?"为了打造一份‘好简历’,不惜以个人诚信为代价,加剧了求职风险。这一般就是一票否决了。"
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获奖情况等"先天"优劣,应聘大学生这时无从选择,只能如实填写;但在简历的设计、自荐信等环节上,还是可以有一些"加分"的。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一两张纸就能把自己说清楚的简历。"这位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