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就业年”的遭遇,让英语系的毕业生小祈猝不及防。当上百份简历一一被拒后,她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
通过熟人介绍,小祈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一家知名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无关。
昨日,导报记者以厦门约300名学生为调查样本,解读“最难就业季”中的各种就业路径。
校园招聘会
岗位减四成,一学生面试50场后突围
走访中,导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学生将走进校园的招聘作为首选就业路径。
小何就是一名靠冲刺校园招聘被录取的应届生,他被同学们称为“面霸”。在身经50多场笔试和面试后,小何笑言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
今年2月,考研失利后,小何加入了求职历程。在网上海投了200多份简历后,小何感到诧异:简历上学生会副主席、学习委员、辅导员助理等光环只换来10多个考试通知,且都是很一般的岗位。
随后,小何将“战场”转移,从2月到4月,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场宣讲会。“头几次群体讨论面试,有的同学滔滔不绝,我却不够自信,插不上话。”此后,小何逢宣讲会必参加。
到今年4月,小何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50多场面试,最终,通过两次笔试和群面、单面两次面试,小何脱颖而出,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被某银行深圳分公司录取,岗位为对公客户和理财。
小何的经验是:参加宣讲会前要尽量了解企业信息,面试时,要面带微笑,表现得自信、镇定,不能怯场,也不能太过强势,讨论时要以理服人。
导报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和去年相比,有的高校吸引的企业并没有少于去年,但招聘的岗位却缩减了40%。某知名企业,甚至只拿两三个岗位来走一圈,让同学们之间相互“厮杀”得尤为激烈。
近半毕业生参加 只有十个入围
面对“最难就业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眼中的 “铁饭碗”——— 公务员成了不少学子求职时的必选路径之一。
“身边正找工作的同学基本都考过公务员,今年工作太难找了。”即将毕业的漳州姑娘小芳说,在家人眼里,似乎只有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才算找到好工作。
小芳说,自己已经下定决心,非厦门和漳州的公务员不做。随后的几个月里,同学们在忙着狂投简历时,小芳则在备考公务员。
“国考没过,4月份的省考笔试过了,报的是厦门的岗位,现在正准备面试。”此外,小芳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报名了漳州的选调生考试。
“选调生和公务员考试性质一样,且更容易考上,唯一的不同是需要到县级的基层里工作。”小芳说,自己报考的选调生已经顺利通过,若下个月的省考面试不过,她将义无反顾地到漳州,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大学生小张的志向,也是成为一名公务员。小张从大三就开始准备,今年,他考取了三明地区的选调生职位。
“参加的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大概有6次。”小张说,通过面试、政审后,自己现在等待工作上岗时刻的到来。
除此之外,一些至今未就业的大学生,干脆回家备考事业单位、公务员。
在导报记者调查的学生样本里,报考过公务员的比例有近一半。但截至现在,这300名学生中,被国考正式录取的只有一个,即便算上进入面试的学生,也仅有10个左右。
超两成学生动用关系
在导报记者调查的学生中,有一名本地人,她一心想进入国企、金融行业,但屡屡失败。
为此,她的妈妈专门陪她参加了各种招聘会,给她鼓励和指导,并发动周围一切人脉关系。最后的结果是,一名亲戚提供了招聘信息,让她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大学生告诉导报记者,其实,她身边的同学,通过各种人脉关系找到工作的不在少数。
小郭也是靠关系如愿就业的一位。从去年6月份,他的求职路就开始了。一次次“撒网”似的投简历,却一次次落空。为找工作,小郭“蛰伏”广州、厦门等地。然而到了最后,小郭还是通过家人帮忙,拿到广州某国企的工作,成为一名业务人员。
在走访中,还有不少同学说出了各种靠关系成功的样本——— 某同学的舅舅是某银行行长,目前这名同学已经成功就职该行人力资源相关工作;某同学在外地有家族产业,现在就等着毕业回去帮家人打点生意……
而导报记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300名学生样本中,有超过两成的受访大学生承认,自己在求职时动用过或者试图动用“关系”。
就是这些“靠谱”的关系,让一些正在焦急就业的同学觉得心烦。
“还是关系‘靠谱’。一通电话,比一串成绩还管用。”一名女生自嘲地告诉导报记者,她有一个同学,成绩一般,班里优秀的学生投了上百份简历都杳无音信,而这名同学投了几份简历后就靠“关系”进了一家知名企业。
“百份简历,竟输给一份‘关系’!”该女生感慨道。
“关系”为何能靠谱?
一名大专生,父母四处找关系,最终她如愿进入一家知名企业。而让她觉得 “体面”的工作,是这家公司的接线员。
想进好的单位、企业,很多学生、家长想到托“关系”。在这一“史上最难就业年”,这样的“关系”依然颇有市场。
我们的调查显示,超过两成受访大学生求职时动用过或试图动用“关系”。正是关系“好用”,外地一个诈骗团伙4年来以帮忙找工作为名,骗得500个大学生近9000万元。
其实,就在我们调查就业难的同时,一些企业也在反馈招工难。为此,相比找工作难,更难的可能是“找到好工作”。
从这个角度看,“最难就业年”实际上是“结构性就业难”。说白了,就是难找到好工作、不愿做差工作。而所谓“好”、“坏”,在很多人看来,是简单地靠附着在工作上的福利差别来判定的。
于是,为了找到这些所谓的好工作,这边、那边的关系被派上用场,寻找关系、制造关系、动用关系等行为,成了一些所谓好工作的敲门砖。
相反,一些本来很重要的职位,或被认为不够体面,或因缺少了稳定的预期、看不到发展的前景、没有了基本的保障,可能门可罗雀、乏人问津。
结构性就业难背后,如能消除体制性“鸿沟”,引导“自我实现”成为就业第一选择,是不是会更有说服力?如果能为更多新兴领域提供政策支持,真正“行行出状元”,转变就业观念是不是会有更强现实依托?
这些不改变,对于就业难,依然会是“热的热得发烫,冷的冷得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