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工作时间她无精打采,下班铃声响过她却埋头苦干,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即使双休日也要频频往公司赶,去应对积攒下来的一大堆工作任务……这样的“工作拖沓症”,你有吗?
不到最后时刻不爱完成工作
27岁的晓琳就职于一家数码公司广告策划部,她负责文案撰写工作。说心底话她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一上班,部门主任就要去开例会,再分配工作任务。一开始,晓琳选择在等待任务的过程中上网浏览网页。可是,随着对工作的逐渐熟悉,晓琳发现自己只需要半天左右就能完成任务,因此她延长了上网时间。没想到,上网时间一延再延――午休时间匆匆吃过饭后,她还是忍不住点开网页:发微博、看视频、进行一次网购……眼看下午时间过去大半,才勉强开始工作,到下班铃声响起,还有一大堆文案没有完成,不得不留在公司加班到很晚。
八成人有不同程度“职场拖沓症”
“这是一种典型的职场拖沓症。”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介绍。前不久,百度旗下招聘网站曾做过调查,有86%的职场人声称自己有拖沓症,半数者“不拖到最后一刻,不会开始动手工作”。有些职场人的“职场拖沓症”比较严重,还有可能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同事间的人际关系,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通过咨询,刘长辉发现“拖沓症”病因有如下几种:个人习惯不好,大学时就拖拖拉拉,工作之后把坏习惯带到了工作中来;因为个人能力可能有欠缺,对指派的工作有畏难情绪,想逃避;对这份工作没有兴趣,毕业找工作时误打误撞入了行等。
轻中度拖沓 自我激励+列计划
刘长辉支招,对于轻度拖沓症,防患未然是关键。建议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改变做事拖拉的习惯,时刻告诉自己:“这些事完全能够并且应当在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新的工作任务来临时,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手头的工作。有中度拖延倾向的人,建议先拟定工作计划,细到每天、每周、每月,完成一项打个钩。还可请人监督,待慢慢养成习惯,就能克服拖沓行为。
重度拖沓 需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最难解决的是‘重度拖沓症’!”心理专家刘长辉称,这类人毫无工作动力、懒洋洋地坐在电脑前苦熬着等下班,其实一项项工作任务已堆积如山,就是不愿意做。“深层原因是,这项工作根本不适合你!”
心理专家建议,重度拖沓症者,应当机立断,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专家支招
A、拖沓患者:试试番茄工作法
所谓“番茄工作法”,指的是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收获4个“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钟。这样的设定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能帮助人更好地集中精力、摆脱过去失败的阴影和对万一任务完不成的焦虑。坚持每天上班时间至少收获10个“番茄”,来敦促自己完成日常工作。
B、公司主管:找准根源治拖沓
公司主管领导如发现一些员工在工作时间里出现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或者看似散漫但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较为艰巨的工作时,就有可能是有职场拖沓症。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可考虑将这些员工的岗位进行调整,在较为显眼的地方安装钟表,或者在员工座位上加一个工作进程登记本,要求他们按时填写,这样可以督促员工按时完成工作。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加强沟通,让对方知道领导安排工作的真实想法,基本上可以解除拖沓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