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
699万高校毕业生,不足三成的就业签约率,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北京、广东等多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均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
就业形势不乐观,已经引发了大学毕业生忧虑情绪。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代表性人物,北大经济系毕业生陈生近期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选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的数千名学生(含部分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受访者中,选择对就业形势“非常乐观”的不足两成。选择“不太乐观”、“就业困难”的比例分别达到55.47%和23.96%。
上述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北京大学72.14%、复旦大学92%)对初次工作的薪酬期望在5000元以上,选择2000元至3000元的均为零。而来自一些企业招聘会的信息显示,不少企业为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薪酬不足3000元。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毕业最多的年份,今年大学生就业签约率过低引发各界关注。除了经济形势严峻导致岗位供求失衡之外,高等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也趋于加剧。受访专家呼吁从供需两方面着手,多渠道求解就业难。
一增一减致就业难加剧
在2012年底,广东2013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金融证券及国有企业专场”上,120家企业进场提供2500个岗位,到场毕业生多达15000多人,平均6个人“抢”一个职位。岗位数量相比2012年110家企业提供2500个岗位有所减少,相比2011年100多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岗位更大大“缩水”。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毕业生人数上升导致的供给增加,以及经济形势不佳导致的社会需求减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分析,广东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经济影响尤为严重。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利润增长缓慢,因而减少了招聘计划。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比去年减少了10%左右。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表示,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北大毕业生的需求量每年递增约15%。一些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招聘计划出现了大幅缩减。
各大高校举办的企业招聘会也反映出经济弱复苏背景下的求职难现状。
前程无忧网络招聘平台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透露,从目前情况看,往年一直做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今年仍会继续,但招聘的岗位数估计仅为去年的八成左右。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万宝盛华近期发布的二季度雇佣前景调查显示,21%的中国雇主预计增加员工数量,仅有3%预计裁员。不过与此同时,35%的中国雇主表示不确定当季是否会展开招聘,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的20%出现大幅增加。万宝盛华董事总经理张锦荣表示,中国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使得就业市场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受访专家分析,过去几年的投资热潮中,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光伏等部分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在外需不振、经济复苏力度较弱、经济结构逐步转型的大背景下,“去产能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用人需求的减少。
上海海际进修学院院长施敏表示,除了经济疲弱导致用工需求萎缩外,企业经营遭遇困境后薪酬水平与毕业生的自身预期差距有所扩大,也是导致今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职难求”与“一才难求”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总体供求失衡相比,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不同行业间的结构性失衡矛盾更为突出。
陈永利说,今年北大的经济、法律、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毕业生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而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专业继续“遇冷”。
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编制的“2003年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结构性失衡”。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研的17个行业中,商务服务、金融、机械设备等14个行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持续下滑,且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行业“一职难求”的同时,许多高级技术岗位却面临“一才难求”的境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表示,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将带来很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但从目前的供给状态看,我国高新技术服务业的人才还非常短缺。
多位教育界人士表示,“结构性失衡”反映出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多元化发展之间的“脱节”。
以传媒人才培育为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已从原先的复旦、人大和上外等十几所名校扩大至近千所高校,一些民办学院也增设了“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主持人”等专业。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英语、法学等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缪迅表示,与工科专业需要实验室、实训设备等高成本投入相比,大学新闻、法学等专业投入较低,基本上“一本书、一支粉笔、几位老师”就可上马。
施敏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一些高校为迎合学生对于“高薪”职业的需求而大量开设金融、财会、商务管理等专业,这也造成了部分专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
陈永利说,许多企业希望招收具备高级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北大也想开设类似专业,但苦于没有师资、教材、实习基地等条件,短期内很难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难供需两头均加力
多位教育界和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从供需两方面着手,多渠道求解大学生就业难。
一方面,从供应方角度来看,首先应改变高校专业设置“急功近利”的现状,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调整培养规划。
施敏分析说,许多高校专业设置几十年不变,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组织课题,研究就业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和招生比例,特别是加大力度培育市场急需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就业市场相对饱和的金融、财会、商业管理等专业,则需适当调整削减。
其次,拓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需求打造专门人才。据了解,在这一方面西安石油大学已有多年的尝试经验。这所大学将专业相近、社会需求较少的工科专业二年级部分在校生,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转入企业所需专业或专业方向不变实行“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签约单位工作。
再次,根据实际需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陈生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中,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学生有自主创业意向的比例不足18%,显示大学生对创业环境和前景并不乐观。
据了解,国务院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涉及税收、小额担保贷款、行政事业收费、培训、创业服务等,各地也相继推出了扶持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包括设立扶持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但与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实际帮助存在较大差距。
本刊记者在与一些大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到,除了资金之外,大学生创业还渴望获得店面租赁、用工、社保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此外,他们也希望学校能利用往届毕业生的资源,为有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业务交流平台。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网络创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未纳入政府就业统计,“开网店”难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建议,政府可比照自主创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提供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对于网络创业平台予以税收优惠或财政资金支持。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应继续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性就业。
另一方面,从需求方来看,能够促进就业的手段仍有很多值得探索。
比如说,采取扶持措施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多吸纳大学生就业。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呼吁国有企业在支持大学生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他建议政府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启动和实施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青年人才储备和培养工程,保持和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力度。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出台新规,对当年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现有在职职工总数20%以上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将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再比如,扩大服务业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吸纳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第三产业是最能吸收、容纳大学生就业的领域,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产业政策。
多位专家呼吁,多渠道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之外,高校和社会还应该未雨绸缪,引导学生从入学起就正确认识学业和职业的关系,鼓励其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尝试多学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未来求职准备更多砝码,降低“毕业就失业”情况的发生率。
从长期来看,要避免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的日积月累,关键在于消除“学历泡沫”。熊丙奇表示,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十分严峻,但教育部门、高校应对就业难的基本思路是解决一年是一年,把难题往来年推。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校盲目扩招,改变分层次、分等级的不公平状况,未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潘清 俞菀 李江涛 郑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