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不同群体的就业难度不尽一致。一般来说,受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户籍、院校等限制因素困扰,女生、非重点高校、基础学科三大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应届毕业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专业等原因,我只能被动地被选而不是主动地去择业。”由于供需不对等,文科生择业方向普遍扎堆。“另外,对我不利的因素还包括就业中的隐形歧视,比如性别、地域、年龄歧视。”
当前正就职于北京一家私人工作室的应届毕业生侯涛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的本科就读于一所不错的211院校,硕士选择去英国留学。尽管自身条件不错,但回国后的求职经历还是颇费周折。“要是你的专业不对口,根本没有面试机会,比如我的专业是电视编导,如果投广告、公关之类的,就很少有让我去面试的。”侯涛告诉本报记者,专业限制给他的就业选择带来了不少困难。
“在我们看来,大城市机会也许更公平些,如果不是大城市,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人情关系超过学历’的现象。个人关系成了就业‘敲门砖’。”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一位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对本报记者说,有时候并不是没有参与择业的机会,而是在最后录取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机会不均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