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记者:699万大学毕业生让就业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各高校要进一步提升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和工作实效,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要早发现、早规划、早培训、早推荐,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记者:699万大学毕业生让就业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哪些是新情况?
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熊义志: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是2009年以来最严峻的一年,这种紧张形势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总体就业需求下降;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降低;三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存在;四是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其中,前两个因素是今年碰到的新形势,后两个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可以从供与求及其匹配分析就业市场状况。从供给上看,大学生就业难在我国若干年内将是常态,原因是前十多年里超常规的大规模扩招,使毕业生规模从2002年的140多万人增加到2013年约700万人,增速远大于经济增长;但从需求看,尽管经济波动会有短期影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用人需求还在逐步扩大;再从匹配看,市场在逐步调整、适应这种供求紧张关系。另外,新情况是去年和今年是经济增长下行年,经济增速在下降,自然对大学生需求会有影响,劳动力市场总是跟着经济发展转的。
记者: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指出,毕业生就业中存在“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两难现象。解决这两难并存的问题,需要理顺哪些环节?
熊义志:首先,大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就业观念,能够更加放开眼界、迈开脚步,到更大的地域范围、行业范围和单位性质范围放飞梦想;其次,当前的条件下,确实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障碍限制了大学毕业生到更大范围就业,例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发展环境、工资待遇、家庭影响等等。我们需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最后,我个人特别期待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就业更加宽容。社会要真正关心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和激励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简单拿一些帽子去往大学毕业生身上扣。
记者: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各高校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您认为哪些是行之有效的,今年又有何亮点?
熊义志:仔细梳理过去的一些就业政策,像大学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西部服务计划、大学生应征入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状况。
记者:做好699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您对政府、高校或者大学生自身有什么建议?
熊义志: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建议继续大力实施政策性就业项目,建立不同地域之间的就业联动和支援机制;第二,国有企业在支持大学生就业上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社会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第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启动和实施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青年人才储备和培养工程,保持和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力度;第四,要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各高校要进一步提升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和工作实效,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要早发现、早规划、早培训、早推荐,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