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一些媒体称为“最艰难的一个就业季”,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众多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也再度成为了社会热点。因此,本报从3月11日起推出了特别报道“就业季”,试图陪伴这些走在求职路上的青年学子,体验他们经历的艰辛、付出的努力、心中的困惑和委屈,探究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此前的9期,我们讲了9个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有关的故事,从“985”、“211”院校到省属、市属院校,从硕士研究生到本科生、大专生。
今天是这一系列报道的最后一期,我们从个案走向综合思考,专访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局长刘铸,与他共同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
今年的压力特别大
不少媒体都把今年称为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在记者采访的几所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身上承受的压力。那么到底有多难呢?
刘铸说,今年的压力的确非常大。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形势关系密切,有统计说,一个GDP增长点会创造百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我国经济也受到影响,就业形势自然不会乐观。这种压力我们从去年11月开始的招聘会就意识到了,进校园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签约率与往年同期相比差不多要下降2%-4%。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用人需求下降最多,许多大型企业包括央企、国企和跨国公司都不同程度缩地减了招聘计划。
刘铸说,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理工类毕业生签约情况不如去年。但医疗类、服务类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小,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酒店业、快速消费品行业,需求量比去年还略有增加。而像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就业岗位,往往很难招到高水平的毕业生。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有不尽合理之处。
岗位不是冷冰冰的概念
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去农村,是不是择业观念不正确?或者说他们怕吃苦、图安逸?
刘铸不赞同记者的看法,“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大学生身上。 ”很多地方领导和企业都知道现在就业难,是“买方市场”,以为只要招人,就一定没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周期长,用人需求量大。我们曾经制定过这方面的指导意见,提醒他们在项目规划时就把吸纳毕业生的人数、专业和优惠政策等问题放进去统筹考虑,有目的地寻找未来可用之才。可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地方和企业都是等项目建成准备开工生产时才想起招人。比如我省某市的一个新兴产业集群,今年要招200多个化工专业的应届生,可就没招满。在有的学校,竟然一个前来面试的学生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学生想了解你的产业前景、发展规划、当地的生活环境、工作待遇,可招聘方却没有系统全面地介绍。单纯埋怨学生挑肥拣瘦是不公平的,工作岗位不能是这样冷冰冰的一个概念,它关系到一个学子一生的前途与命运。
所以,我们一直提倡 “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产合作”,学校在企业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和地方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和专业培养,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同时也能实现人才就业后的无缝对接。
这些20岁出头的学子,他们从大一就开始接受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课的教育,努力武装自己,做好准备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始终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压力。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我们似乎很难再苛求他们什么了。
“很多消极的观念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但结果却让他们一方来承受。 ”刘铸对此体会更深。教育目前仍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很多学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渠道,而这些目的最终实现,就要靠就业。人往高处走,大学生希望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本身无可厚非。就说“北上广”这个话题吧,好多大学生都奔着大城市去,奔着世界500强去,就是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但如果回过头来看看那些需要人才的二三线城市或偏远地区,除了希望大学生改变择业观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做更多工作呢?比如,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宣传出去,打出地方品牌。
刘铸同样不赞同仅仅用就业率来衡量就业工作的分量。 “冷冰冰的数字反映不出大学生千差万别的就业情况。 ”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不一定高;都说灵活就业不稳定,可有些学生灵活就业,干得也不错。刘铸主张各级地方政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者把更大的力气放在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上和就业政策的落实上,开发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使他们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
图片说明:人才市场,失望与希望以及现实与梦想,纠缠在一起,或是生命中的伤心地,又或是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