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一道“方程式”难题。如何求得新解?一段时期来,会昌县经过努力探索,为这一“方程式”求出三种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解”。
解一:以创业带就业,从未就业人群内部寻求扩大就业动力
成立条件:就业人员的进取精神+扶持政策
主要面向: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等未就业群体、未能及时就业的大学生。
饶晓芳是名90后女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2009年高中毕业后,曾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一度迷茫、无助。因为不想那么早放弃学习,她去会昌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计算机应用。后回到了站塘乡大坝脑村源峰家具厂,开始了其最为基层的员工学习。在经营家具厂的同时,她还慢慢地接触了养蜂知识,她边学边干,渐入佳境,组建了赢丰养蜂合作社,发展会员52人,并于2011年注册会昌县花海蜂蜜有限公司。目前,其公司每年实现纯收益40万元,带动100多户农户通过养蜂致富。
在她创业的背后,有一双温暖的“手”,那就是会昌县就业服务中心。该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谢石友说,就业服务中心是一种特殊的创业孵化器,创办的目的就是要走一条以创业带就业的新路子,旨在从未就业人群内部寻求扩大就业的动力。就业服务中心为举步维艰的创业者提供三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支持,创业实体属于“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可免于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等发展壮大后,再注册真正的企业;资金支持,对创业者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和政策性补贴;信用支持,作为政府办的创业服务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信用以及其他社会资源,为创业者开拓业务空间提供帮助。据了解,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孵化出80多家企业,带动了4000多人就业,这些企业1年的纳税额就超过500万元。
解二:就业帮扶,从供需两个环节着力拓宽就业面
成立条件:延伸就业岗位开发+技能培训
主要面向:在就业上存在一定困难的人,如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或者缺乏一技之长、家庭经济状况较为拮据等。
会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如果说创业带动就业是“就业方程式”的理想答案,那么通过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举措来扩大就业,可以说是覆盖面最广的务实答案。成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劳动力供需双方之间搭建稳定的桥梁,是行之有效的帮扶举措。目前该县共有6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去年一年就成功派遣安置1620人就业。在发挥劳务中介作用的同时,各社区还致力于挖掘社区内部的岗位资源,积极开发社区岗位,依托公益性服务岗位,为辖区内就业困难居民、被征地农民以及在社区长期固定的流动人口提供保障。
鲜水塘社区居民汪元东就是这一帮扶举措的受益者,他原本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固定住所。社区通过与其他社区内部的物业公司联系,让他担任保洁工作,并为他提供了住处,解决了生活困难。据了解,去年该县各社区通过开发社区岗位,安置了1494人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602人就业。
在劳动力供应方面,让就业困难人员适应新的就业岗位要求,就业培训成为一项帮扶举措。湘江花苑社区失业人员陈昌建的经历证明了培训的必要性,2001年他失业后,由于下肢残疾,再就业困难。后来,社区动员他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技能培训,培训一个月后,他建起了养猪场,当年就有了效益。今年以来,该县各社区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培训服务工作,让748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就业。
解三:托底安置,构筑零就业家庭的就业“保障线”
成立条件:特殊人群的岗位安置+动态援助
主要面向:更为特殊的困难群体,即零就业家庭,家庭成员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同时还承担着子女培养等沉重负担。
这部分群体总体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就业需求迫切,但就业安置难度更大;二是群体数量虽然很少,但由于难以避免的各类偶然情况,这一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变动之中。
半片街街道居民许青秀一家曾属于零就业家庭。她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儿子正在上大学,她本人却找不到工作,生活一度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社区在开展就业援助对象排查时了解到她的情况,为她制订了就业援助方案,一方面,给予必要的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为其寻找岗位,很快将她安置到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
对于零就业家庭,该县制订的就业援助方案是进行“托底安置”,即“出现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为此,该县尝试建立了全流程的援助机制。首先,全面排查,及时发现此类特别困难的家庭,之后,将生活帮助与就业岗位援助同步推进,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进行安置之后,还要求定期回访,随时掌握他们的各类困难,及时帮扶,动态援助。(王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