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的毕业求职高峰时段已过大半,愁眉苦脸的学生却依旧不少。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699万,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专家指出,行业之间收入福利的落差催生了“死磕”编制内的怪现状,而解决“就业难”仍需在发展服务业上“大做文章”。
上海不少高校的学生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稳定安逸的工作环境、较高的职业发展平台、逐年升高的薪酬待遇,是当前名牌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三大考量目标。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往往“高不成低不就”,有种夹缝中生存的感觉。
对于大学生当“猪肉倌”、研究生“扫厕所”等“另类”就业,部分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先“就业”再“择业”,弥补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缺失,学会实际社会生存技能,成为很多大学生挑战就业困境的重要选择。
复旦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金华说,把每个学生培养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当前社会应该逐步形成的“成才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才有可能缓解。相比做“人上人”,这一成才理念更接地气,不然,被“人上人”目标悬在空中的父母和学生,最终都会陷入焦虑和迷惘,其中相当部分毕业生最后连自食其力也难。
华东师范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骆守俭坦言,当前,社会风气、大学专业评价体系等从不同角度强化了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心态。要让新一代大学生凸显创新能力,坚守理想,在就业中表现得更加从容,高校人才培养就要更加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学校一直在做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工作,呼吁他们拓宽择业面,可是效果甚微。因为社会现实给了大学毕业生最现实的教育由于行业间的福利待遇差距,大家都盯住少数有编制、福利待遇稳定的行业岗位。
熊丙奇指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发展服务业这是容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行业。虽然我国早在2002年就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是服务业占GDP的份额只有40%左右。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寻找发展服务业的积极对策。
另据了解,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单位预计共有毕业生22.9万人,比2012年增加6000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北京高校探索创业教育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
北京市教委每年投入专项资金近130万元,启动北京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推进项目,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进行创业辅导和培训,并帮助成熟的创业项目实现孵化,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开办创业培训班,并组织企业家对30余支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辅导。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和创业教育传统,依托高校科技园,搭建“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基地,聚集了一批高素质大学生创业团队。
随着创业机会的增多,今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中有自主创业意向的本科生有83人,研究生有29人,均占该层次年度毕业生的17%多,而前几年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
电影学院动画专业应届毕业生李拜天上大二时就曾参与过有关项目的创作,今年毕业前他和另外几个同学合作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动漫等文化领域,公司已接到一个25万元的短片项目,四个人一个半月就能完成。
电影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吴旭果说,为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学院开设了创业指导中心,培训学生,并向他们推荐创业成功的案例,还推出了创业示范点。现在已有一个学生创业开办的电影书店作为示范点,向学生们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