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把简历留在这里吗?”一名求职大学生问坐在解放广场人力资源市场门口的就业服务人员。记者注意到,这名工作人员的手边已垒起厚厚一摞的简历。“招聘会开始不到1个小时,我这里就收了200多份简历。”据悉,这些大学生们留下的简历将被沙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带回去分类整理,然后进行一对一地推荐工作。 昨天,由沙区人社局主办的为期3天的“2013年春季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刚开始,现场就呈现人员爆满的态势。“一上午来了4000多名求职者。”解放广场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面向大学生的招聘会一共有200多个企业参加,提供岗位4000多个,而受场地限制,200多家企业被分成3天入场。昨天入场的企业有60家,提供岗位1500个。“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律,周五、周六正好赶上周末,入场人数还会更多。”
现场
4000多求职大学生扎堆招聘会
记者了解到,这场招聘会原本主要服务沙河口区辖区内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但实际上来应聘的大学生远远超出了范围。“到目前为止,辖区登记的有就业需求的应届大学生有400多人,比去年同期多了200多人。”沙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副主任徐振生向记者介绍说,而昨天入场的求职者之多也让他们感到意外,“去年9月,我们也是针对大学生,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共有100多家企业参加的招聘会,两天累加起来求职者的数量也没超过4000人。”
仅仅一个上午,4000多求职大学生的涌现,让市场工作人员也由衷感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记者获悉,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市场专门设了一个学生简历投放处,并派一名工作人员收下工作无着落大学生的简历。“这些简历拿回去之后,我们会根据简历情况和所掌握的企业岗位信息进行对接,给大学生们免费推荐一些岗位,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工作人员说。
观察
用人企业、求职学生都有“宁缺毋滥”心态
面对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企业自然是要挑人了。“目前来看,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少了一些,再加上人力成本加大,企业在用人上普遍呈现"宁缺毋滥"的心态。”市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来自沙区南沙街道的大学生小蔡,是沈阳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此之前,他已在沈阳、上海参加了4场大型招聘会,这次是街道通知他来参加招聘会。“参加了这么多场招聘会,只有上海的两家公司给了我面试机会,其中一家已经让我去了。但是我想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小蔡说。
记者了解到,“宁缺毋滥”也是当前不少大学生们就业的心态,尤其是一些“不差钱”家庭的学生,这种心态更为明显,他们不随波逐流,只找自己喜欢的工作,稍有不喜欢就跳槽。
记者从沙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今年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年底达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同样的工作目标,今年完成起来难度大了不少。“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通过各街道、社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掌握大学生就业的动态信息。”沙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振生说,同时还建立了高校中心“信息直通车”服务流程,通过街道、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将新挖掘的岗位信息送给每一位大学毕业生。
服务
就业渠道四通八达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格外需要务实。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针对大学生开辟的就业渠道四通八达。
大连市人力资源市场(位于一二九街)周一到周六招聘会天天有,其中周六上午为大学生专场。另外,大连人力资源市场网提供网上投简历服务,上面的企业招聘信息真实准确。同时,各个高校的校园网,大学生们也需要格外关注,上面会有很多招聘信息。而各区市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都有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大学生可以就近前去咨询。
记者从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确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来自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不要轻易放过。因为在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企业也会抬高招聘门槛,比如工作经验、名牌学校、专业要求等这些让不少毕业生头疼的条件。目前,我市的就业形势仍然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即“人找不到活儿,活儿招不到人”的矛盾同时存在。因此,大学生不要灰心丧气,利用好自己的聪明优势,在实践中锻炼出能力,一定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另外,目前我市扶持大学生就业的项目,有“三支一扶计划”,每年6、7月份招募大学生到基层服务;有“大学生储备计划”,每年7月份后招募大学生到机关事业单位锻炼;有见习基地,大学生可随时到大连市人力资源保障网上申请到见习基地见习,增加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