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之一便是大学生“就业难”。事实上,“就业”,这个承载着大学生理想的饭碗到底如何安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领导、老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千帆竞发的人才市场上,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坚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突破口,实现了毕业生连续4年就业率在98%以上、签约率在85%以上的好成绩。他们的思路、做法和体会,也许正是他们坚持特色办学的生动写照。
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建立就业信息通道
2005年9月8日,自打首届新生踏入校门,学院就赫然成立了就业办公室。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杰的话掷地有声:从今天起,就要把就业工作提到独立学院生命线的高度上来。按照场地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的工作思路,学院以每名在校生500元的额度下拨了就业经费,并且为当年入学的1300多名学生配备了5个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由于学院有通信、传媒等热门专业,加上连续几年生源火爆,学院对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然而,200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带来全球就业前景迅速恶化,加上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从1998年的66万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在失业潮、裁员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关头,学院首届毕业生正赶上2009年的毕业大潮,学院就业工作面临大考。
思想决定脚步。面对严峻的人才市场,学院亮出了“以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的金字招牌。学院的专业设置,恰恰弥补了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固有矛盾,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以及文化、广播、电视等行业,都是学院所设专业的对口行业。手持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群体,学院就业办公室面向北京、辐射全国,主动出击,到各地考察了就业形势,开辟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三大区域的就业市场,与当地的人才市场和部分企业建立了联系。由于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很多相关行业聚集地都明确表示愿意接纳该院毕业生,并解决户口问题。
为了对接岗位与需求,学院不但“走出去”,而且将用人单位“请进来”。仅2008-2009学年,学院就举办了60余场大中小型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第一次校内招聘会就与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合作,请到了100多家企业入校参会。为了让同学们多一些选择,2008-2009学年学院还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北京市、天津市等地举办的大型招聘会40余场。
学院客观分析现代招聘渠道,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信息畅通、效率第一。学院建立了就业在线网,及时发布相关就业信息和学生视频简历,基本实现了就业指导、招聘信息发布、毕业生推荐和远程面试的网络化。很多同学通过发布视频简历和网上面试,获得了与用人单位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建立就业信息通道,学院的就业工作如虎添翼。首批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签约率为85.06%,其中,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近300人,有65人考取研究生,46人出国深造。当年就业率、签约率居北京市独立学院之首。
提高就业指导效能,让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人性化工作模式常态化
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宋向阳谈起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故事,兴致盎然,如数家珍。许多毕业生离校几年后,至今还与宋处长保持着联系,他们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总想听听他的意见,宋处长也总是有求必应、尽力帮助他们。对此,宋处长颇有感慨地说:“指导学生就业,走遍大江南北,不如走进学生心里。”他和他的就业指导团队,都把学生当作子女、朋友,学生则视他们是师长、如恩人。学院就业指导人员和学生辅导员们,终年为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归宿和美好前程,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他们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全程化、全员化、常态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不可小视。学院按照1∶100的比例为在校生配备了辅导员。为了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就业指导能力,学院围绕就业政策、面试技能等内容,采取多种形式,逐一培训辅导员,要求每个辅导员考取就业辅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指引同学们正确地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理性面对就业。很多毕业班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不仅跑前跑后跑就业,而且亲自帮助同学们寻找对口的实习单位。
指导学生就业,毕业生家长是重要环节。从2008年开始,学院各系分别召开毕业生家长会,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赵秉真经常在家长会上宣讲就业政策,解答家长疑问。从历年的情况看,家长到会率相当高,很多外地学生家长也纷纷前来参会。有了学生家长的参与,学校帮助同学们完成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既充满了人文关怀,又体现了细致入微。
近几年,形式多样的就业讲座在学院异常活跃。仅2012年8月以来,就有多家知名企业,如德勤中国、大唐电信、上海百度百伯公司、中科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等的人力资源总监、人才招聘经理等,轮番登上学院的就业讲座。他们站在专业、行业的高度,帮助毕业生解析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不同企业的招聘流程,介绍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的考察重点等,为同学们提升职业能力指明了方向,同时打开了又一扇进入职场的大门。
学院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所在。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赵秉真,堪称就业指导专家。她发表了多篇关于就业指导的科研论文、调研报告,她不但亲自编写就业指导课程大纲,而且亲自登台讲授职业生涯设计、面试实训、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课程,前来听课的学生,堂堂爆满。她率领的就业指导人员,人人都考取了就业指导师的资格证书。他们每年都会把“就业形势报告”、“劳动力市场报告”、“地区经济报告”等专业材料,通过校园网的“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介绍给毕业生。这种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就业工作格局的常态化,使学院就业指导效能逐年提高。
树立理性就业理念,走出“有业不就”的误区
当然,骄人的成绩背后总有曲折的故事。由于独立学院学费偏高,造成家长和学生对就业结果的期望值也高,经常有不理性就业的行为。尽管学院多方努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和便利条件,但依然出现“有业不就”的情况:有些从外地考入的同学,宁可放弃外地的好机会,也要选择“漂”在北京,还有一些同学非国企、央企不去,等等。
其实,这种观念导致“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在各个院校都存在。《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认为,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根据报告,在北京,以用人单位评判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47.61%,以个人判断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54.92%。而在其他的城市,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很多岗位机会多多。
适应变化一向都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只有适应规律,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如果因为地域、单位性质等因素限制了学生发展,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为此,学院把帮助毕业生树立理性就业理念,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卓越不分地域,人的发展不应该受地域和观念所限制,更不应该因为盲目跟从而错失良机。学院针对“有业不就”这一现象,分析背后成因,帮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定位,理清自己的思路,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通路。“理性就业、诚信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等就业提示语,在校园橱窗里、在就业处的“要知”里,随处可见。通过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如今,选择到外地发展的优秀毕业生们,已经在收获成功的喜悦。
着力打造“四个平台”,让毕业生梦想着陆、理想启航
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系统工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个性化需求,着力打造就业平台、创业平台、深造平台和留学平台,让同学们在走向社会的征程上,展开翅膀,放飞理想和梦想。
所谓就业平台,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的不同模式,为学生搭建的立体多维就业渠道。学院与中兴通信公司创办3G学院,引入公司实训课程,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并结合科研项目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最后确定进入就业岗位。学院与亿阳信通公司合作,采用“3+1”订单式委培形式,为亿阳信通定制培养学生,成立了“亿阳班”,与企业联合培养,使学生在完成必要教学学分的同时,接受企业岗位教育,给予实习评价,并择优录用,真正实现学生与就业的结合。除中兴模式、亿阳模式外,学院就业处已经与38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就业基地协议,将校企联合培养和招聘渠道充分粘合,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就业平台。如今“实习-就业直通车”已经成为常规项目,很多同学都是通过这个项目从实习走向工作,一路成长起来的。
所谓创业平台,是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基金资助,为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搭桥铺路。学院自2008年开始就在校内开设了KAB创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KAB课程的开设加快了具有创业理想的学生们成长。与此同时,学院每年设有创业基金30万元,每两年举办一次创业大赛。好的创业项目,学院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为有能力、有梦想的同学创建一个闯荡社会、博弈市场的空间。
学院2006级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蔡星,就是在大学期间走上创业道路的领军人物。在学校出资支持、老师指导帮助下,他在大三期间,就与几个同学成立了“白菜帮工作室”,启动了项目——青元素电影发展计划。几年间,他已有40余部“微电影”作品在国内外获奖。2011年,他作为“全球杰出青年代表”,参加2011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参加G20青年企业家峰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感慨地说:“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创业教育和创业基金的资助,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目标性地去创业。”
读研深造是毕业生良好出路平台,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不鼓励学生考研,否则就会偏离办学方向,对于那些有潜质、有实力、有信心的同学,学院也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学院为申请考研的同学开辟了专门的考研自习室,联系了专业考研培训机构,分期举办考研培训班。至今,学院四届本科毕业生中已有348人考研成功。
为了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学院多方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先后与5家国外大学建立了交流关系,目前已有122名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学院还引进了中法工程师项目、组建了ACCA国际会计师实验班及中美本硕连读班,并且与日本京都计算机学院合作,联合培养信息处理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可以获得到国外实习的机会。在国际化氛围下,学院毕业生中已有175名同学出国深造。
“四个平台”的常态化运转、精细化发展,让建院以来5646名毕业生成功走向社会。对此,李杰院长甚感欣慰。在2012年院长恳谈会上,他自豪地说:对于一个高教工作者来说,对于一个探索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创业者来说,能让这一批青年学生接受系统的、有特色的高等教育,使他们成功走入社会、幸福生活,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坚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保持“进口旺、中间实、出口畅”的良性循环
如果把学校比作“人才工厂”,那么,毕业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产品的销路如何、社会认可度如何,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而言,要想形成招生入学的“进口旺”、毕业生就业的“出口畅”,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中间实”,即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建院以来,学院坚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院工作的中心位置,着力构建全面系统、全员参与、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在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落实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经过8年“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多项学科竞赛,取得骄人成绩,共7项39人次获得国际奖项、30项65人次获国家级奖项、61项511人次获省部级奖项,获奖人次居同类院校前列。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突破口,初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进口旺、中间实、出口畅”的良性循环。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把就业工作作为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