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经济增速和物价指标。随着我国潜在增长率回落,继续用过去的方法制定调控政策,很容易产生误判——
当前,面对经济增速下降,有观点认为国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回升。但春节以来,就业市场表现出的“用工荒”现象已经证明,这样的思路需要改改了。
长期以来,当经济增速出现回落时,我们都考虑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以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刺激需求主要是:首先,避免经济短期内出现快速“失血”,影响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其次,避免短期内出现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但这种刺激只能是在短期内起到“提振”作用,并不能解决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动力。
既然刺激政策并不能解决中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而且实施后还会导致“后遗症”,那么,对刺激政策的采用就需要谨慎。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时,务必对经济运行作出准确判断。
过去,许多研究机构在作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分析时,都主要是在GDP增速和物价之间进行考量,以此判断经济是过热或偏冷。过去10多年,我国GDP平均增速维持在10%以上,GDP增速与物价之间完全拟合菲利普斯曲线。GDP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往上攀升,则物价也随之快速上升,此时,决策当局便随之收缩货币,以避免恶性通胀,反之亦然。
但这一规律自从2010年之后就开始被打破,GDP增速在下降到9%以下时,仍然存在物价上涨压力。2012年下半年,我国GDP增速已回落至8%以内,但CPI却开始明显回升,今年2月份已重回3%。之所以出现这种“一反常态”,主要原因是潜在增长率已经回落。
面对潜在增长率的回落,而且这种回落是一个动态过程,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宏观调控目标时也要进行动态调整。
既然积极政策是为了防“失血”和防失业,而现在经济已经逐步平稳,那么进行刺激政策的主要的目的其实就变为维护社会稳定,即避免大面积失业。2011年,我国的少儿扶养比为0.2,老年抚养比为0.23,两者之和为0.43,从人口年龄结构来推断,这一抚养比将是历史最低值。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抚养比就将不断回升,2012年回升到0.44,2013年回升到0.45,到2017年或将回升到0.5以上。与此同时,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在不断扩大。这说明维持一定的就业率并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的GDP高增速。因此,未来即便GDP增速回落至7%甚至以下,我们也不会感觉到就业形势会出现恶化,也就没有理由再去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
因此,提高失业率指标在经济调控目标体系中的比重,是形势的使然。同时这也有利于我们无需再轻易动用刺激政策来维持低效增长,从而可以有更多政策空间用于转方式调结构,使经济运行步入更加健康的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