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披露于报端的一到面试就“发憷”的现象,已经日益困扰在近几年的一些大学毕业生择业时。他们面对招聘者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结果不能不在接受心理素质考量这一关口败下阵来。一位大学教授认为,确有一部分性格内向、不易与人打成一片的学生,因为在众多优秀同学中总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在人才济济的竞聘中十分缺乏自信。
“能够展示真实的自我”无疑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之一。大学生在就读期间一定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主动为自己的毕业求职积累经验──心理专家的这些建议可谓中肯,然而出乎记者意料的是,2005年秋季的一次有关推广普通话的调研,竟发现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源头,还要上溯到中小学期间学说普通话的经历。
云南楚雄云龙镇中心学校会议室。“今后我们要到城市去学习和工作,所以现在必须学好普通话的发音和吐字。”这是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边的几名初三学生向记者表露的共同心声。在那个偏远的地级市农村中学,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是那样字正腔圆,表达又是那样流畅得体,交谈结束时还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把座椅放回桌下后集体立正行送别礼,这一切给记者留下了接受过良好文明素养训练的难忘印象。
“文明素养首先是靠用普通话表达和交流而被他人所认识的。”同行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普通话推广处调研员郝阿庆这样说。比如无论在国内的哪个旅游景点,一个导游员如果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即使形象不怎么好,游客们也会逐渐对她产生亲合、欣赏和信任之感。且不说公务员、教师、新闻记者这些必须说普通话的职业,就连许多大公司也越来越把人际沟通能力作为求职者的“软实力”。在这个知识共享的市场化环境中,学会与不同人群、用不同方式沟通,将成为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先决条件。这种沟通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学会用普通话这唯一的跨地域语言实现人与人的双向互动。
按照郝阿庆说法,对普通话这个语言工具的掌握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让人能听懂和理解。
二是把自己想说的意思流畅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三是善于用得体、平和的语言说服和打动人。
几年前,国家某部委招聘一名公务员,经过在近百名报考者中筛选,有10名报考者进入面试,其中一名特别优秀者最被看好,可是他在主考官面前不仅口语表达得很不得体,而且萎萎缩缩低头不敢平视,偶尔还偷偷向考官瞥上一眼,给人感觉他心理上很不阳光,结果很快被淘汰。在大学生择业现实中,这类因口语表达能力不强而怯场导致丧失就业机会的事例举不胜举。
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便涉及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问题。郝阿庆分析说,如果一个人成年后还不善于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就可以肯定他的这个弱点在中小学读书期间从来没有被一位老师关注过,哪怕有一位老师适时帮他一下,他也不会错过语言表达训练的良机。据她多年来的调查,中小学在校生口语表达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各科老师都喜欢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并且总是在课堂上和课余活动中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这方面优势的机会,但对口语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却很少给予帮助鼓励,甚至还伤其自尊,这部分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挫折后,就干脆不想尝试用口语表达了,于是形成了“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在楚雄某村小学六年一班教室,记者有意与坐在前排的一名男生攀谈,他却始终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不愿表达,看得出来,在那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背后有着一颗极度自卑的心。
口语表达要求人的思维敏捷,而敏捷思维外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使人受益终身。现在我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已加进了测口语测听力的内容,可中小学语文教学却依旧注重语文知识及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口语表达的训练,因为前者有考评而后者不考评。教育专家早就强调:一个人的语言训练关键在小学阶段,如果这个阶段的口语表达基础没打好,没有形成口语表达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学什么知识都可能要事倍功半,有的还可能步入歧途。某市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原因的一项调查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都有着因不善表达而无交谈、倾吐对象的苦闷,也都有着因不善表达而常常被老师语言奚落、被许多同学不屑为伍的孤寂,他们无奈中选择上网聊天,不过是为求得与人平等对话的地位。
应试教育指挥棒所造成的中小学不重视对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是令人遗憾的。闻名全国的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优秀的老师都注重对学生心灵的保护,从不歧视差生(大意)。尽管国内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犹如龙卷风形成的强大势能,使中小学一切教改的努力都无法与之抗衡,但郝阿庆仍然相信,只要老师有意识地稍微关注一下不善于表达的中小学生,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训练说话的条件,就一定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使他们得以树立一份自信去迎接将来社会的挑战。对于老师来说,这只是稍带的顺水推舟,而让所有的学生都从小学会用普通话表达自己和与人沟通,既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教育公平应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