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的主宰者,领导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企业的素质。俗话说“志不同、道不和,不与为谋”,管理者受领导人领导,要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选择一位高素质的领导人便显得非常关键。“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尽管很多领导人具有勤劳、执著、热情、俭朴等许多优点,但同时又具有固执、集权、私利、俗套、偏见、虚伪、低调等许多致命的缺点。
追求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实现人生理想就需要选择志同道合、****相投的团队为伍。“人间无净土”,要真正选择一位高素质的领导人实在是太难,回归现实,通过评分来选择素质相对较高的领导人就显得比较理性。根据管理效能来定性,领导人素质的高低,并不直接体现在其学识上,而主要体现在其领导艺术上。尊重科学、心胸宽阔、善用人才、执著热情、谦虚上进、品行正气就是一位素质较高的领导人。对此,可直接设计经营理念、处世风格、性情修养、组织技能四个评价项对领导人素质进行测评,只要满足理想分数线就可认定为高素质领导 人。
选择了领导人,如何获得领导人的信任和重用,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就需要讲究处理关系的艺术: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掌握领导人的性情特点,善于领会领导人的意图,采取合适的方法与之交往,就容易使双方相处融洽、心灵默契。
·领导人最关心的是企业,考虑最多的是企业的战略、人事、成本、销售、发展等问题,管理者就应多想领导人所想,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渐渐就会让领导人对你产生信任和依赖。但要注意,很多领导人有个怪癖,你提出不同的看法时他往往并不乐意,当你不能提出不同看法时他又认为你水平不高。为避免物极必反,又不失职业道德,给领导人提建议最好把握一个尺度,俗称“三界尺”:问题在探讨阶段,你认为领导人不合理的想法,就应提出建议,若领导人未采纳,待问题进入决策环节时,就需提出二次建议,若领导人仍未采纳,待决策在执行之前,还需提出三次建议,若领导人仍未采纳,就不应过于强调,免生反感。
只要采取适当的建议方式,且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领导人受挫时往往会回过头来寻求你的支持,这体现的是个“时机”问题:当你的建议不被采纳时,你影响领导人的能力就小;当你的建议有采纳的价值时,你影响领导人的能力就大。一名智慧的管理者,即要善于进谏,又要懂得等待时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于领导人不听取建议造成的损失,管理者还需有个辩证的认识:领导人是企业的决策者,也是一名创业者,他的患得患失,同他的慧根有极大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个人造化”。
对于有志向的人,创业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赚钱,而是体现人生价值。经商恰如一场比赛,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得得失失都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企业是赚了是亏了对领导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衡量了其道行、水准及能耐。有些时候让领导人撞撞“南山”也有相当的价值,至少付出一定代价能唤醒沉睡的理性。作为管理者,虽然应该尽职尽责为企业效力,但在力所不及的条件下还需要调整平和的心态,界定好自己的位置,不能总是奢望去改变一切,这样反而不利于关系的融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管理者就不能站在主观的角度,随意去评价领导人的是非。并且要善于同领导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于近乎疏远了集体,同时避免被领导人的权力左右失去自我。其次,管理者还要懂得维护正当的利益,谨防被不良用心的领导人所利用。
·赞美是最悦耳的音符,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道几句赞美或恭维领导人的话,就能够增强领导人的自信,调和沉闷的气氛,使彼此找到共鸣的感应。同时,定期向领导人汇报工作,及时同领导人交流心得,逢节日热情问候、祝福,并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等,这些都是增进情感,获得领导人赏识,争取最大发展空间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处理领导人关系的艺术可概括为:选择高素质的领导人、采用共鸣的交往方式、适度建议、适当赞美和恭维、不随意评价领导人、保持适当距离、善于表现自己、注重情感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